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从前有座灵气山 > 第五章 我是你妈

第五章 我是你妈

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太多,再加上触及了当时的利益集团而被搁置,就像如果现在有人的发明可以威胁到魔方的存在,我会自动获得最高级的权限来研发这个技术的替代技术,反之则需要抹掉,因为新兴技术不一定能够造福于人类,而引导了世界三十年发展进程的魔方可以——”

“但是现在以你都不了解的情况——比如桃花源记,我记得有个说法是死人地?”

张凤春说着低头拿起了手机,打开搜索栏后飞快键入桃花源记四个字,铁军已经开口道:“得知这篇诞生于一千六百年前的文章竟然有可能是最早的穿越时间空间的记录,我便用人类的习惯对全文进行了分析,首先可以确认的是文章的开头是符合的,一个渔夫在自己的生活作业环境里,竟然发现了自己往常没见到的环境,桃林。

以文章的描述来说,渔夫在当地打鱼不知多久,对于他打鱼的工作场所应该是熟悉的,然而在自己熟悉的地面上不知道行了多久的船,这说明用以帮助他定位自己所处位置的坐标物,也就是环境参照物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他出现恍惚和混淆的困惑。

然后是从未有过,从未见过的桃花林出现在河道两岸,之所以要着重点出这点,是点出渔夫所处时间或者空间范围内应该不会存在的,否则他不会很诧异。

随后在好奇心驱使下一路驱船前行,直到有一个透着股亮光的洞出现,依旧是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下了船进到洞里,说是起初洞很窄只容一人通过,又几十步后豁然开朗。

重点来了,按照历史书上的周制来说是八尺一步,秦制是六尺一步,其后历朝历代都是五尺一步,又按照古文中的迈出一足为跬,迈出两足才是步这个概念来说,一步大概是一米四左右。

由于几十步涵盖二十多到八十多这个概念,按照古人的文字表述方式可以确定不是十几步,也不是九十步,那样的话他们会用百步,近百步这个模糊词来表述,所以取个平均数和中间数五十步来算,这就是个七十米的距离。

从我所查到的资料上来看,这篇文章的记载出入并不多,都没有对这个长度的洞穴做出任何描述,也就可以推断出里面的光线是正常的,让人可以毫不费力的去行动。

在座的没有多少人走过这么长的洞穴,但是大家都有坐车过隧道的经验,想象下这里需要什么标准,才能让普遍患有夜盲症的古人,在黑暗中走出七十米这个距离的?”

“如果这个人是渔夫应该没问题,因为鱼类拥有丰富的维生素A,可以预防和治疗夜盲症。”

旁边一直没开口的沈铁林耸了耸肩,瞅着再现记忆深处那张好似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不变色的脸,没想到这张脸微微一笑,露出了个略带好奇的模样:“铁林,这是我按照沈铁军二十四岁时外表数据模拟出来的,之所以会是这么个年龄,最主要的还是提醒你们我和他的区别。

原文中的渔夫在由桃林拱卫着的河中发现了岸上一处“小口”,而发现的原因还在于里面有“光”,按照当时的生产力和科技环境来说,不会出现在白天的时候有强光出现的现象。

而参考到夜里便是现代人都看不清河道两岸的“桃林”来说,除了小口里和外边的天色环境不同外,最有可能的是这个口实际上是个洞,洞里面还拥有比外边环境极高的光源。

放在现在来说,这是电灯的亮度,或者里面有其他照明装置,比如说火把,然而这一切在文章里都没有出现文字表述,说到这里倒是可以确认这篇文章的原创者应该不是陶渊明,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可能是听来的。

因为人的创作习惯虽然每个人都不同,但是单就逻辑性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这小口的光,在记载中便没有交代,相反还突出了一开始入口很窄几十步后豁然开朗,要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照出入口的光,那只能是差异极其明显的强光了。

而这些都还是次要的,渔夫进到里面后发现里面的人和自己穿的差不多,里面的秦人自给自足生活安定,从秦朝动荡到渔夫时期是从前两百年到四百年的时间跨度,六百年时间里面的秦人还自成一方天地自得其乐,而没有因为近亲繁殖成为怪物乐园?”

最新小说: 山河志异 我有一卷度人经 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异仙之主 斩妖:从书法开始升级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道君:我有一座悟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