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隋唐鼎革 > 第6章 东宫御膳

第6章 东宫御膳

文行至此,且说杨玄感之乱与韦珪的关系。

当年,韦圆成将女儿韦珪,嫁与隋朝大将军、户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后来李子雄随杨玄感起兵谋反,兵败后,李子雄父子被杀。韦珪作为罪臣家属,理应不能生还。只因杨广念及韦家功业,才下令将其软禁。而坐镇洛阳的杨侗深知韦珪与三弟杨侑的关系,便答应了让其返回长安。

接演前文,却说表兄弟二人一起往元德太子妃处请安。

杨侑开心的对母亲韦氏说道:“母妃,您看谁来了?”

韦氏太子妃也就三十多岁,衣着穿戴雍容华贵,相貌美丽,身材丰腴,举止端庄大方,可叹风华正茂的年纪竟然守了十年的寡。看到亲侄子来了,自是满面的微笑。

“侄臣韬世,参见娘娘千岁,千千岁。”韦韬世撩衣便拜。

韦氏笑着说道:“你这孩子,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快快起来吧。”

“谢姑母。”韦韬世这才起身。心中暗道:这眼看到饭点儿了,我这便宜姑姑不安排一下吗?御膳的美食等级绝不会低,那吃货鼎又能升级了。

当真是正瞌睡时送枕头,只听韦氏对宫女吩咐道:“速速吩咐典膳局摆宴。”

韦氏又询问了韦韬世的病情,之后是哥哥韦圆成的近况。韦韬世一一回答,只是谈到韦义节时,韦氏不由得黯然神伤,言道:“泽儿那丫头就深陷谋反之囵圄,不想义节他竟然……唉,我韦家这些年当真是命运多舛呐!”

杨侑见状,及时告诉了韦氏已然派人去接韦珪了,韦氏这才略显欣慰。加上韦韬世在一旁诙谐打趣,才把韦氏从伤感之中拉了回来。

三人家长里短的相谈甚欢,时间也随之过得很快。进膳的时间到了,可御膳上桌之后,让韦韬世有些失望,只有四道菜。不过还好,单人单桌,最少也能赚四百点的贪食度。

虽然杨坚在位时提倡节俭,但那都是过去时了。杨广跟他老子可不一样,最重吃喝玩乐,特别是吃这方面尤为重视。而到了杨昭、杨侑父子却一直坚持开国至今的良好传统,东宫之内从不铺张浪费。

头一道菜便是杨广的最爱:“金齑玉脍”。所谓:金齑玉脍,东南佳味也。而这一道金齑玉脍严格意义来说并不正宗,因为正宗的是要用吴郡松江鲈鱼入菜。这里则用的是以鳜鱼为主料,桔瓣为齑料。鳜鱼是淡水鱼中的珍品,肉质细嫩鲜美,又经御厨巧手烹制,成菜如金似玉,鱼肉鲜嫩,清香爽口,不辱此名。

第二道菜算是隋朝的国菜了,名曰:“金鸡报晓”。乃是杨坚御封的异姓王詹鼠所创,隋文帝杨坚在开国初期,食遍山珍海味以至腻烦,由于食之无味,大量御厨招至杀身之祸,杨坚广贴黄榜征御厨。詹鼠愤而揭榜,叩见杨坚,告知最好吃的菜肴就是“饿”。杨坚急于找“饿”,带着大臣跑遍大街小巷,饥肠辘辘。这时詹鼠奉上做好的菜肴“金鸡报晓”,其吃后龙颜大悦,并悟出治国安邦之道。

第三道菜依旧是杨广喜爱之一:“缕金龙凤蟹”。乃是醉蟹的一种,色如鲜蟹,蟹壳之上雕琢龙凤纹路,放在盘中,栩栩如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酒香浓郁,香中带甜,实乃佳品。

第四道菜则是胡食,也是主食,胡麻饼。其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部柔软,香鲜味美。而长安城中,最有名的胡饼有两家,一家是礼泉坊的毕罗饼;另一家则是辅兴坊的胡麻饼。今天,便是正宗的辅兴坊胡麻饼。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