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唐蛮 > 第十二章 东林城,宁先生

第十二章 东林城,宁先生

东林城不大,统共只有几条街,不过百十户人家,说是个城,更不如说是个大点的小镇子。

本是东蛮疆域内一个小部落的领地,但是在唐历八十五年那场与唐国的战争中,落败后,交割给了唐国,成为了两国新的交界,并立碑为证。

因此那些原先被蛮人俘获的唐国奴隶,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东林城的原住民。

在留守下来的一队唐国百骑的安排帮助下,修建起了一座有着低矮城墙,几条大街着分割居民区和中间一个竖着石碑广场的小城市。

而在这几年里,也涌进了许多的外来户,其中除了极少数是被官府派来的工匠商人外,大多都是被流放而来的罪人来此充当徭役的。

东林城可不是个好地方。

不过,有一个人却是个例外。

他姓宁名采臣,一位读书人,是最早来到这里的外地人,时间大概就在东蛮投降后的第二天早上,或许更早一些。

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却发现他已然出现,很突兀,却并没有什么违和感,反倒是很容易就让人接受了他的存在。

奇妙的感觉。

或许因为他是一个读书人,那文质彬彬的样子,或许是因为大家都在为东蛮投降的事情而高兴,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不管如何,总之从那以后他成为了东林城唯一的先生。

宁采臣,宁先生。

……

……

宁先生的家在东林城的正中广场附近,与那广场树立着的石碑正面刚好对应,是整个东林城最热闹的地方。

因为他的家就是私塾,私塾也是他的家。

明镜堂,这是悬挂在私塾门口正中那块朱漆牌匾上写着的字。

字体苍劲古朴,笔走龙蛇,宛如利剑,锋芒毕露。

可惜!在这没有几个人识字的东林城内,难得会有几个人会去欣赏,百骑队长林云便是其中之一。

林云之所以欣赏,大部分是因为对宁先生这个人的好奇。

一个有才学,有本事,又长的不错的男人为何会孤身到这荒凉的边境小城来呢?

而且时间那么的凑巧,偏偏在东林城成为唐国割地的时刻。

可日子久了,他并没有从宁先生身上看出一丝的异状,他就是一个平凡的普通居民,每天尽着自己的职责,安守着自己的本分,做着东林城内一名最受尊敬和爱戴的先生。

后来,林云打消了对他的猜测和好奇,开始认真的研究起了他这在私塾门口牌匾上的字。

这一研究,倒让他在武道上受益匪浅,进进神速,短短五年便成为了一名武道高手。

“宁先生果然是先生啊!”

林云在突破武道高手的那刻不由的感叹道。

然后,他写了份折子连夜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往了京都,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院子里。

这是唐国的每一名武者在成为武道高手后必须做的事情,上报明院,登记入册。

如有违者,定斩不赦!

这是当今陛下于十五年前亲自制定的规矩,好像这与当年在京都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崔铭与白落的决斗,剑神崔铭横空出世,一代名将白落武道断绝。

不过这都是坊间的流传,真正的真相以无从得知,而且以过了那么久的时间……谁还会去在意其原因呢?

除了……暗卫那群家伙。

……

……

今日,宁先生在上完一天的课后,难得的出迈出了家门,来到离广场斜脚处一家小酒馆喝起了酒。

老板姓孙,大家都喜欢称呼他为老孙,是个有点微胖的中年人,还有点秃顶,模样倒还看的过去,是官府前两年从内城“请”过来的商人,据说是因为做生意亏了本,无钱还债。

酒馆自然叫做孙氏酒肆,是东林城唯一的一间酒馆,所以生意还不错,尤其是在傍晚的时候,收了工的大汉们总是喜欢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到这里来喝几杯,坐在门口的那张破旧的桌子旁,看着广场中间的高大石碑,聊着城里那为数不多的女人们,大笑连连。

偶尔,老孙也会端着酒杯,接过几句话茬,但说的大多是他以往的故事。

当然,这只会引来那群汉子们的更加粗狂的大笑,“老孙,你媳妇是不是也被你给卖了抵债了?”

而这时候,老孙就会红着眼睛的找他们干架,至于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老孙也学的聪明了,懂得如何去讨好他们,做生意嘛!谁不得学会个变通呢?

而这件事,宁先生确是不高兴的,他认为老孙的做法,让他失去了一件值得欣赏的趣事,故而专程的登门拜访,将他好好的说教了一顿。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