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明末乾坤 > 第十四章 军器司

第十四章 军器司

毕懋康自上月被皇帝召回北京,授官以工部侍郎,先在工部报到,而后于十月十一日被天启皇帝召见。

乾清宫的一处暖阁内,因为换上了蜂窝煤炉,变得温暖如春,甚至还有点热。

一名官员在暖阁正静静的站立着等待皇帝到来。

“皇上驾到。”一名太监大声喊道。

随即一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毕懋康眼前,此时毕懋康立即对着这位天子行礼。

朱由校应答道:“免礼,赐座。”

毕懋康行完礼后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试探性问道:“不知陛下召臣入京所为何事?”

“朕听闻爱卿擅长制作火铳,而如今建奴于辽东兴风作浪,危害国家,屠戮辽东汉人,而我大明官军对此形势却节节败退。

建虏擅于野战,精于骑射:而此二者乃大明将士之短,唯有火器?优于建奴,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朱由校最后引用的一句话来自于毕懋康的《火器图说》,以此激发毕懋康的爱国热情。

“陛下圣明,火器乃我大明对夷狄如建奴之最大依仗,臣一直以为唯有扬火器之长,方能攻克夷狄之骑射。”

“朕欲设一军器司,直属于皇室,以爱卿为总裁,如何?”

此时,毕懋康站起来拱手答道:“臣食大明俸禄,自应当为皇上、大明效劳。”

“前几日朕从仙人处得一火铳设计图,仙人谓朕曰,此火器将以燧石击火,无需点燃,只需连续扣动枪机,摩击燧石,便可发射。”说完就令一旁的王承恩拿出燧发枪设计图。

燧发枪——最早是由16世纪中叶的法国人马汉发明。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大大简化了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到17世纪中叶,欧洲军队普遍装备燧发枪,足足装备了200多年。

而在中国,则是由眼前的毕懋康研发出来的,只不过很可惜毕懋康设计的“自生火铳”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和使用,就被鞑清给禁了。

王承恩把图纸置于案几之上,朱由校向毕懋康仔细讲解燧发枪的原理和结构。这张图纸是朱由校上次回到现代的时候,专门从明珠大学研究近代火器的教授那里,花了一笔钱得来的,而且自己也反复查看了燧发枪的资料。

“真是天佑大明,陛下得仙人之助必能消灭周边一切夷狄,安定四方。”毕懋康带有崇拜的目光奉承说道。

“爱卿,仙人另赠朕以火**纸。”说着,王承恩又拿出一大叠摆放整齐的火**纸。

这火炮便是著名的“拿破仑炮”,所谓“拿破仑炮”指的就是在美国南北战争中,一种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火力凶猛、机动性强、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前膛野战火炮。拿破仑炮在联邦军中,被命名为M1857型12磅野战炮,之所以叫12磅野战炮,是因为拿破仑炮的主要炮弹为重达5.44KG(即12磅)的重型铁制炮弹。因为拿破仑炮由青铜而不是铁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火炮也存在缺陷,青铜铸造的炮膛相当厚重,导致整门火炮的重量大,这就使得其机动性差。

线膛炮是炮身管内壁有膛线的火炮。发射时弹丸沿炮膛膛线旋转前进,出炮口后具有一定的转速,可以保持稳定飞行。虽然朱由校也想过用线膛炮,但要生产这种炮,得要等到蒸汽机研制出来且制造出机床后,有了一定工业基础才能够大规模生产。至于被称为“穿越神器”的米尼步枪,同样也需要这种条件,因为在大明没有条件制造,所以朱由校才会在现代世界制造。

“这种火炮威力强劲,用铜铸造,制作简易且耐用。”

毕懋康仔细看了看,说出他自己的担忧:“此炮结构惊奇,不愧为仙人之物,只是,此类火炮需以大量铜铸造,怕是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