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明末乾坤 > 第三章 魏忠贤

第三章 魏忠贤

(为方便描述,以后称“朱尤较”为“朱由校”)

皇帝想要做事,一定需要左膀右臂能够为自己办事的一大帮小弟,像魏忠贤这样做为皇帝的家奴,比起那些“正人君子”更可靠一些。

当闯军进北京城时,战死的也大多是太监,至于满朝文武大臣和勋贵们,就差打开城门作揖迎闯王了。东林党人极力反对宦官专权,提出重视农业和工业,改革科举等措施,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可取之处。

但是,东林党就是一帮满口仁义道德,认为自己这一批人是“清流”,强调祖制不可违,作为商人阶层的代表,反对朝廷收商税,说这是祖制,并把税收负担转嫁给自耕农。

为了自己一派的利益而进行党争,比如说,朱尤校的爷爷万历皇帝之所以在执政十多年以后开始不上朝,就是因为讨厌朝堂上的党争,所以退居幕后,换得一个耳根清净。所以现在必须要有一支坚实的班底。

就在朱由校思考怎么去拯救大明的时候,一个品级高的太监过来了,这个太监就是王安,万历六年(1578年)时选入内书堂读书。

万历二十二年,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受命为皇长子伴读。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

在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驾崩,他的宠妃李选侍和心腹宦官李进忠等,图谋挟持皇长子以扩张自己的权力,王安知晓后向杨涟揭发了这个阴谋。

在杨涟和刘一燝等入内和光宗遗体告别时,王安骗李选侍把皇长子抢了出来,并择吉日登帝位。

可以说这个王安对朱由校和他爸有再造之恩,没有他的话,两父子能否登临大宝也是难说。

“陛下,内阁已草拟好了票拟,请圣上阅览。”王安呈上票拟。

朱由校拿过来看了看,票拟上有许多都是繁体字,因为融合了原来朱由校的记忆,所以这些字都看得懂。内容都是一些人事任命和地方上赈灾措施。

“好了,朕知道了,就按这样办吧。

王公公自皇考为太子起便陪伴在身边,幸得王公公全力辅佐,未使皇考与朕遭奸人所害,真是劳苦功高啊!”

王安一听到这话,激动地说道:“先帝在世时待奴婢甚好,奴婢尽力辅佐是应该的,以抱先帝知遇之恩。奴婢作为先帝驾崩之际的顾命太监,对于陛下也定当全力。”

“今后,朕还需卿等大力辅佐以中兴我大明。”朱由校这样说道。

“奴婢今后必为陛下,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安看见自己被新皇如此肯定,一边跪下一边流泪。

“嗯,你现在下去吧。”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便起身退下了。

虽然说王安一心为主,但终究与外廷的东林党官员走得太近,怕是会不利于以后的施政,必须培养属于自己在国内的宦官势力。

王安走后,一个面容姣好,身着盛装的中年妇人过来了,她就是客氏,天启皇帝原来的奶娘。

“哥儿,那王安和外廷的大臣们要求臣妾搬出宫去,尤其是王安,他说皇上年龄已大,奴婢住在宫中不大合适。哥儿可要替臣妾做主啊!”客氏向朱由校抱怨。

“奶娘自朕年幼起便在朕身边照顾,谁也不能逼奶娘走。”凭借着与原先的朱由校融合在一起的情感,而且自己刚刚登基,身边缺乏值得信任的人,而客氏作为奶娘与皇帝感情深厚,知根知底,是能够信任的。

好好安抚了客氏一番后,对身边的一名太监道:“李进忠何在?”朱由校想要找魏忠贤做自己的爪牙,历史上这“九千岁”在野时可是把东林党官员整得团团转,最好用不过了。

“陛下,李进忠被王安公公打发到薪礼司了。”昨晚的太监回答道。

最新小说: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兰芳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