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海蓝之夜 > 第012章 刘伟上位

第012章 刘伟上位

比起落魄不堪,惶惶不可终日的李闻,刘伟的生活已然增添了无限的激情和希望,他觉得世界变成了绚烂的彩色。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换了一个新发型,配上新买的领带和体面的西装,捣饬一通后,整个人显得格外有派,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一点也不假。

这是工作需要,他要告诉大boss,他很重视眼前的职位。

对,这是他的态度。

而往往,态度决定命运!

他小心地应酬着年前来自己办公室拜访的每一个人,总是笑脸相迎,起身相送,这是姿态,这是谦和,当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做法都是暂时的。

他一字不漏地记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单位,他们来的诸多目的,这是他的人脉,他睁大了眼睛,用心地编织属于自己的关系网。

特别是年底庄严而隆重的公司年会,他作为代表上台领取了2004年度最佳部门奖,这不但引起了很多人的眼红和猜测,也更让他坚信自己就是工程部老总的不二人选!

他也很清楚,暂时公司里自己已经没有竞争者,他唯一担心的就是空降,大老板人脉广,人资那边过完年一定也不会闲着,毕竟猎取一个工程部老总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一想起人资,他就头疼,这是个不能轻易得罪的部门,吏部尚书王博是一个较真的人,全公司的人都会尊敬他几分。

刘伟苦恼,他是凡人,当然有七情六欲,自然摆脱不了眼前的苦恼。

他在耐心地等待着那一纸任命书。

与文韬的年会相比,裕达的年会节俭多了,没办法,明年是公司的关键年,刘裕后要集中所有的资金以确保资金链的牢固和可靠,他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聚会还是在公司会议室举行,没有了年底分红,取而代之的是奖状,红包和一人一盒年货礼包,领导的红包里是5B块钱,普通员工的红包里是2B块钱,而礼包呢也是总价2B块钱的各类海鱼和1B块钱的猪肉。

林若然主持,刘裕后做了深度的演说。他总结了2004年一年来的工程进展情况和年度营业情况,表扬了财务、工程、采购、市场四部门主力干将的工作情况,并对2005年的公司工作计划做了说明,号召公司员工发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为公司的未来建设添砖加瓦,努力奋斗!

会后小鞠派发了每个人的红包和年货,当天晚上公司聚会,刘锦城那帮年轻人又一次聚在了一起,闹了个通宵!

腊月二十六,公司放假了。上午,刘锦城约了林若兮看了一场电影,然后带着她去了自己在东区的家。

这是林若兮第一次来刘锦城的家,虽然他们的感情发展迅速,并且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但平时约会都是在市里,吃饭、逛街、看电影等完事后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虽说林若兮性格外向,但对待“同居”这个词还是相对敏感的,她也非常在乎刘锦城的感受,可是感情归感情,生活归生活,她分得清楚明白,如同她的账本,收入与支出,是划分在了两个不同栏里的项目,不可混为一谈。

至少暂时是这样的。

再有三天刘锦城就要回老家过年了,所以他分外珍惜跟林若兮在一起的每一分钟。他觉得和她在一起,总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让人欢喜。

当刘锦城打开房门俯身恭敬地做了一个“请进”的手势后,林若兮提起右脚优雅地踏进了这个八十平的屋子。

屋子是三楼东边户,虽说有十来年的房龄,可也称得上黄金楼层黄金位置,南面两个向阳的卧室,客厅和卫生间居中,前者在东,后者在西,北面是厨房兼餐厅,属于海蓝市最经典的户型。

市里就那么两三所设计院,建筑设计师也就那么十几个,对于普通住宅楼,他们的电脑硬盘里也就那么十几套的布局图,套图这个字眼,在设计中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技巧。当然,对于别墅或者高档住宅的设计那就另当别论了,特别是外地设计院的设计理念参与,对当地设计院的那些设计师们的脑袋也是一种冲击。

房子的位置和布局自不必说,令林若兮有些惊讶的是房子里面的摆设。干净整洁,布置合理,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充分体现了主人的某种个性。

“林若兮,快进来坐。”刘锦城俯身从鞋柜里拿出一双新拖鞋放在了林若兮的脚下。

林若兮穿上鞋子跟着刘锦城进了客厅,刘锦城把她让到沙发上落了座,然后转身打开了电视,电视出来的是央视综合频道的节目。

“到家了,你随意哈,”刘锦城把遥控器塞给了林若兮,然后走进厨房烧上热水。

“林若兮,你喝什么,绿茶还是咖啡?”

“绿茶吧。”

不大一会儿,刘锦城端出了一杯泡好的信阳毛尖,放在林若兮面前的茶几上。

“别忙了,坐下,坐下,”林若兮拉着刘锦城让他坐到了自己的右手边。

林若兮主动亲了刘锦城一口,早已按捺不住的刘锦城顺势把林若兮压在了沙发上,此时不把生米做成熟饭再待何时?!不过林若兮还是及时推开了他,适时地整理了一下头发。

“干嘛,干嘛呢?!一时不管教你,你就上房揭瓦了啊!”

“我,我,宝贝儿,我爱你!真的!你就从了我吧。”

“得得得,我知道,还不到时候呢,记住了!”林若兮又亲了刘锦城一口。

“……好吧。”刘锦城搂着林若兮的肩膀,勉强地说。

中午十分,刘锦城去了楼下的超市买来了蔬菜、水果、瘦肉、海虾和带鱼,还有几罐海蓝啤酒。今天林若兮第一次到家里,他要在她的面前展示自己她平日里没有看到的一面。

林若兮帮忙择菜,看着刘锦城忙碌的身影,她不禁感叹,这小子可真是一个经济适用男啊!她的心里乐开了花。

一个小时后,四菜一汤做好了。

油菜炒海虾,红烧带鱼,蒜苔炒肉,辣椒炒蛤,西红柿鸡蛋汤,再加上一个水果拼盘,四个易拉罐,得嘞,齐活!

看着满桌的菜肴,林若兮连连拍手叫好。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边人几乎一日三餐离不开海鲜,林若兮当然不会例外,红烧带鱼可是她的最爱,比起其它肉类,她更偏爱海鲜。

要知道,红烧带鱼可是刘锦城从准舅哥那里请教来的。

话不多说,两个都能喝酒,你一口我一口地吃着美味,就是一对恩爱有加的小两口。

气氛很好,他们是老同学,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当然,林若兮的话自然比刘锦城多一些,一个外向,一个内敛,一张一弛,相互补充,挺好。

刘锦城喜欢看着林若兮说话,他总是不住地点着头,看着她可爱滑润的脸蛋儿,他总是忍不住地想亲上一口。

他们喝的酒不多,每人就是一听,饭倒是吃得精光,刘锦城做饭的口味很适合林若兮,她吃得太饱了,以至于把减肥的清规戒律丢掉在九霄云外。

饭后不等林若兮吩咐,刘锦城忙起了洗刷工作,林若兮继续看着电视,她的心中已经给他打了九十分。这个人,不自卑,不跋扈,中规中矩,经过两年来的拍拖,她认为他是一个值得自己终生托付的人。

下午两点,他们一起去了最近的海边。去海边需要穿过一所大学的校园,这里美女如云,靓妹如烟,是刘锦城闲暇时间里养眼的地方,这次可好了,有了林若兮,如同登了泰山,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味道。

海边的人寥寥无几,快过年了,这个城市里的候鸟们已经飞回了远方自己的家或者还在路上飞着,而留鸟呢,也正忙着储备年货或者购置过年的新衣服新皮鞋新围巾,几乎没有人在此时到海边来溜达。

海水依旧,沙滩依旧,肃杀冷清的景色让人觉得没有一丝生气,看来此时真不是到海边游玩的季节。

他们在海边溜达了一个来小时,去了一趟栈桥就回了家,刘锦城热水热茶地伺候着,几乎把林若兮的心融化了。

下午五点,刘锦城把林若兮送回了家,临走时林若兮拉住了刘锦城的胳膊,偎依着他,轻声地做了交代,让他随时做好准备,年后某个时间到家里见见自己的父母。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刘锦城猝不及防,高兴地不得了,要知道,拜见岳父岳母大人,就意味着向婚姻的殿堂坚实地迈进了一步。

刘锦城把她抱了起来,围着原地转了好几圈,直到她求饶才把她放了下来。

二人吻别,看着林若兮消失在楼梯口,刘锦城才不舍地离开了那栋熟悉的老楼。

已经放了年假的刘伟,这几天也没有闲着,除了购置年货外,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件事情。

虽说他是李闻一手带起来的,可他也是经过王博面试后才进的文韬公司的,所以一直以来他对王博还是尊敬有加的。

过年了,他要去给王博拜个年。在此之前,他从没有这样做过,所以此刻他有些拿捏不准。

这个关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他想上位,他想进步,他需要把想进步的意思让王博知道,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既然礼多人不怪,他还是偏重于过去走一趟。为此他还煞有介事地拿了纸和笔,写上去与不去的字样,抓起阄来。

看着手里标有“去”的字样的纸片,他坚定了决心。他回想着王博平日的爱好,便立即来了灵感。

还好,在前年王博的一次搬家过程中,刘伟认识了王博的家门,不想这会儿倒排上用场。

马上就要过年了,拜年,这个再吉利不过的字眼,带着吉祥如意的祝福语就能把自己的心思表达出来,无须多言,这样再好不过了。

腊月二十八,一早上刘伟就出现在了位于海蓝市南区最大的钓具批发城。

他在钓具城门口的小摊上向坚守最后一天岗的小老板要了一碗豆腐脑,两根油条和一个茶叶蛋,配着免费的榨菜就慢悠悠地吃了起来。

此时的大街上人很少,除了几个遛弯晨练的老爷子外,就是一些提着皮箱和礼品盒等公交车的人们。从海上弥漫上来的晨雾笼罩在街面上,还没有消散,他深深吸上一口,嘿,年味十足。偶尔过往的蓝色出租车,匆匆忙忙,拖着白色的尾巴,一会儿就消失得没了踪影。

要过年了,人们不再留恋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喧闹,他们的心中只有两个字,回家。

是的,赶快回家吧,过年就是团圆。行色匆忙的人们,早已把海蓝这座小城丢在脑后。她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委屈地等待人们的再次归来。

刘伟和饭摊的小老板寒暄着,不知不觉到了钓具城开门的时间,这是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刘伟暗自庆幸自己赶上了。

虽说是交易日,可是钓具不同于吃穿等商品类的东西,烟酒糖茶,鞋帽衣裤,越到年根儿生意越红火,它是越到年根儿越冷清,只有在夏季才是它的旺季。

大部分的门市房已经贴上了春联,门口是红色的鞭炮屑,这样的门市今天就已经打烊了。这是当地的风俗,无非是为来年的生意兴隆讨个好彩头。

刘锦城边走边看,空气有些冷,他紧了紧穿在身上的呢子风衣,把脖子缩到了衣领里。他又从兜里掏出火机点上了一支玉溪,狠命地抽了一口,随即是连串儿的咳嗽声,他还是不大习惯香烟的味道。

终于,他看到了一个开了门的门市房,门口停了一辆白色的福特车,车顶上放着一副对联,一卷胶带和一挂鞭炮,看样子老板是来关门的。

他迅速走了进去,倒是把里面正在理货的老板吓了一跳。

说明来意后,老板指了指精品区里的五六套鱼竿让刘伟自己看。刘伟一眼就相中了一套超强碳素钓竿礼盒,结实的双层皮质杆包,加上优美精致的金属鱼轮,讲究的烤漆,外加一应俱全的各种零配件,标价5Q块。

刘伟按照五折的比例还了一个价,老板抬头看了他一眼,听出口音是本地的,也没有再次还价,摆摆手就成交了,年底了,能卖一套是一套,开张了就预示着来年兴旺的好兆头,必须卖!

渔具老板仔细地把钓具礼盒整理好,双手交给了刘伟。

“送人的吧,自己钓几乎没有用这么好的。哥们儿有眼光,这套杆放在夏季,少三千六不卖的。我们算是认识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就来。要发票吗?”

“不用了,我自己用。您忙,您忙。”

刘伟应承了几句就拿了鱼竿离开了渔具城。他心里惦记着别的事情,需要加快脚步不能耽搁了。

他还需要买一个水果礼盒。

临近十一点,刘伟出现在了王博的家门口,当王博把门打开后,一时愣住了。

“王总,过年好,快过年了,我过来看看您。”刘伟急忙说到。

“有些唐突了,还请您见谅。”

“哦,刘儿啊,快进来,快进来,这大冷天的。”王博把刘伟让进了客厅。

二人落座后,王博招呼爱人给刘伟沏了一杯热茶。

“冷吧,刘儿,喝口茶,暖和暖和。”

刘伟双手捧起茶杯,轻轻地呷了一口后小心地把茶杯放在了茶几上。

“王总,快过年了,过来给您拜个早年。我是您面试进的文韬,早就想过来看看您,一直没有机会。”刘伟把早已准备好的词语谨慎地串了起来,还算连贯。

“都是一个单位的,不用,不用。”

“您是公司的老前辈,晚辈过来看看您是应该的,应该的。”

“过年回老家,还是接父母过来住些日子?你住在东区吧?”

“嗯,我住在东区,过年回老家,这是老传统了。”

“对对对,过年回老家,这可是优秀的传统啊!”

二人闲聊些家常,又扯了些公司的事情,自然地聊到了李闻和刘伟的工作。刘伟小心应对着,如同一场HR的猎头面试。

有些话必须按真话说,有些话必须按违心的话说。

生存,一切为了更好的生存。可能这是很物质的做法,但这就是丛林法则。

期间,王博的爱人过来给刘伟和王博分别续了一次水。

眼看着慢慢没有了更多的话题,趁着热乎劲儿,刘伟适时地起身告辞。

他把身边的两份礼物交给了王博。

“都是一个单位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要这样做,你带来了两份礼物,我也不好剥你的面子,刘儿,这样吧,水果我留下,那个礼盒你带走。”

“王总,我都带来了,您让我再拎回去,那可不行。再说了,等天好了,我还想凑您的时间一起钓鱼呢。我知道北区有一个地方,黑鱼不少,明年天气好了,我一定约您一起去。”

“刘儿,你这,这……嗨,你啊!”王博见刘伟说到了这个份上,也不好再推辞了。

最新小说: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华娱太子爷!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