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海蓝之夜 > 第009章 空穴来风

第009章 空穴来风

二期的工程总体来说进展得很顺利,除了糟糕的雨季带给刘锦城一些麻烦,还好,有了去年夏天的经验和教训,他还是小心地过了关。

十一国庆节刚过,人们还沉浸在欢乐慵懒的气氛中,一封举报信附带着一份施工合作协议书复印件经秘书处小高送到了单文韬手里。

单文韬要求李闻即刻查清此事,十日内上报结果。

拿着举报信从单总办公室里出来的李闻,急忙掏出手机给林若然去了一个电话,让他马上到自己办公室一趟。

一个小时后,林若然出现在了李闻的办公室。

“怎么了,我的李总,有事电话说说不就得了?您不是不知道兄弟我有多忙。”林若然推门而进,诙谐地说了一句。

见了李闻,他连忙恭敬地敬上一支香烟。

李闻摆摆手,指了指喉咙,

“疼着呢,罢了,罢了。就你忙,再忙也要盯紧了现场。你看看这个,你们公司怎么搞的?”他把那份举报信和协议书复印件摔给了林若然。

林若然把香烟放进烟盒,急忙接过来那份文件,文件差点儿掉到了地上,这时小刘进门给林若然沏了杯茶。

“您知道,现场是刘锦城的事情,我们各有分工。……这……这怎么可能,我们公司可没有这样做啊,是不是搞错了?复印件是不是伪造的?再说了,分包再分包,这一行您又不是不知道,这是常有的事啊!这绝对是成心找事嘛!”

“搞错了?!你瞧瞧,人家虽然是匿名,可指名道姓说得明白,还有协议复印件为证,把你家和宝元家的那点事说得清楚,有时间,有地点,可不是信口雌黄,空穴来风啊!告诉你,绝对不是成心找事!你以为想赖就能赖的了吗?!怎么人家没有找其他施工单位而偏偏找到你家门上?!分包再分包,谁说是常有的事情,在我的工地上就坚决不允许!记住啦,兄弟,坚决不允许!”李闻没好气地说到。

“匿名信,这谁信啊,有本事署上真名,和我们当场对质。”不亏是老江湖,林若然直指问题要害。

“信是从大老板那里拿来的,我可以不信,大老板可是相信,让我严肃调查此事!”

一句话把林若然说得没了下文,看来问题严重了,他愣愣地坐在了那里看着两份文件。

举报信说的明白,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裕达公司就违背合同条款把佳名花园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宝元公司,直到现在,二期的作业面上还有宝元的工人在干活!

关于分包再分包的问题,由于属于合同通用条款里的内容,根本进不了林若然和刘裕后的眼睛,他们根本没有留心相关内容,所以林若然对这部分的内容的约定不太清楚。

“李总,这样吧,我回去马上落实落实此事,尽快给您个答复,您看怎么样?”

“快点啊,尽早给我个解释,单总可是只给了我五天的时间。”

“快要竣工验收了,小刘在现场干得不错,质量和进度都把控得还行,再说你和我的关系也很好,所以这次老哥也没有为难你的意思,想必你是知道的?”

“李总,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我也知道,你家刘总不大喜欢我,不过他也拿我没办法,所以我跟他还是井水不犯河水吧,你还行,我们处得不错。我提醒你,好歹你也是裕达一个重要股东,尽快解决此事,别到了事情无法收拾的地步那就麻烦啦,兄弟,老哥可是为你好啊!”李闻似乎动了感情,说得很生动。

这预防针打得林若然屁股疼。

林若然不自在了,一个劲儿地说好好好,一定尽快解决此事。

带着两份文件离开了李闻办公室,林若然去了现场跟刘锦城碰了面,他没有提举报信的事情,而是询问了现场的工程情况。

他告诉刘锦城今天给孙道义去个电话,工程结束了,让他今天务必撤走自己的工人,只留下一个和刘锦城办理交接手续就行了。

当孙道义接到刘锦城的电话后,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留下了施工队长配合刘锦城办理交接手续。马上进去采暖季,正好,退下了的工人有了安排的出路,他求之不得。

当天傍晚六点,宝元的工人就撤出工地,刘锦城给林若然去了电话汇报了情况。

此时,林若然和刘裕后还在公司办公室里,拿回来的文件放在刘裕后面前的茶几上,林若然坐在他的对面。

“来者不善啊!”刘裕后长嘘了一口气。

“可不是,正赶上这个档口,传出去对公司声誉可是有影响的。刘锦城已经把孙道义的人撤出了工地,眼下孙道义那边还没有什么反应。”

“这件事情会不会是刘方力和李万祥干的吧?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是让他们眼红了吧?”林若然分析道。

“方力已经不行了,就差倒闭了,不用担心,至于李万祥,说不好。这事有些蹊跷,发生在这个当口,真是巧啊!”

“这不是个大事,正好人已经撤完了,现场也捉不到把柄。”

“这事要严肃处理,而且要快,否则负面新闻一出,势必影响蓝色港湾的招投标和与文韬房地产的日后合作!”

“这件事情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公司在单总心目中的形象?”林若然补充了一句。

是的,这正是刘裕后所担心的,既然单总已经知道了,看来这一趟他是必须要去的,而且要快。这件事情刚好发生在老领导给自己信息之后,这个档口出了这样的问题,实属意外!

虽然这件事情并不算严重,可是足以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经营的裕达公司目前人力短缺,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或者多线作战。

人力资源,是一个公司除了财务外最要命的资源,人力的多少与结构的好坏,直接制约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其实,对于分包再分包,那是行业内部的惯例,虽然《建筑法》明文规定,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可是只要没有人管就没有人咎,谁家都有个人手不足的时候,找人帮忙是理所当然的,没人会管,也不会把它当回事儿。

可就是有人在这上面做文章,而且做到了自己头上!刘裕后的心一阵收缩。

“会是谁呢?”他盯着举报信,脑海里过滤着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或朋友,或敌人。一向本着“和气生财”的他,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举报者。

这时林若然找来了施工合同,二人仔细看了通用条款里关于分包的约定,的确,合同违约责任条款里明确写着“严禁把工程再次分包,否则除要承担1%的违约金外,如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还要承担连带的民事责任。”

“大意了,的确大意了!这件事情必须要尽快处理,既然是匿名的,看来对手还有些顾虑,在新的证据再次出现之前,我们要了结此事!”刘裕后安排了林若然去通知张德仁和刘锦城等相关人员。

“另外,跟孙道义打个招呼吧,免得再次引出不必要的麻烦。既然对手落实了一期再分包的证据,那就承认了,我们的工程质量又没有问题,无非惩罚点钱了事。跟孙道义说好了,二期我们绝对没有合作,这个口子必须扎牢了!”

“还有,继续跟李闻接触,是不是他出的幺蛾子?现在这件事情,只要他不抓着不放就行。”刘裕后把矛头指向了李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这个档口出的事情,裕达公司如果被踢出文韬,受益人中李闻自然算一个了。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他给了单总的秘书小高去了电话,邀约了一下单总,不巧,单总出差了,这样见面约到了五天后的下午,他要把握这次机会了。

“这样吧,没事的,负面影响会有,时间久了自然就过去了。大不了文韬的生意丢了,我们在圈子里的口碑已经立起来了,没了文韬我们一样能够生存。再分包,不是丢脸的事。”刘裕后对林若然做了最后的交代,也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吧。

计划如果达到不了预期,做最坏的打算,是有必要的。

夜很深了,二人离开办公室后各自回家。

这是个令人扫兴的夜晚。

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刘裕后需要尽快解决眼前的麻烦,这样拜访单总时自己不至于被动。

这是一场硬仗啊!他提醒着自己。

而此时的李闻,虽然夜已深了,却怎么也睡不着,裕达公司的步步紧逼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自己权威的旁落和利益的丢失,让他很不安,虽然林若然在面子上从没有让自己跌过份儿,可是在他那里自己并没有获得金钱的满足感,吃吃喝喝,那花费不了多少,倒不如折成现金来得实惠,可是他不能那样对林若然说。

他喜欢金钱的味道,特别是整捆新钱拥有的芳香,让他不能自己,为之疯狂。

他也孤独,有时会独自一人来到市中心繁华地段的那套公寓,静静地待着。公寓有一百三十个平方,是四年来自己攒下的各种劳务费,咨询费,润笔费买下的,房产证挂在了父母的名下。

柜子里还有不少钱,大概30W吧,一摞一摞的,有新的,有旧的,有去年的,有今年的。他不敢存入银行,也不需要花费,所以就一直放着。

这套房子只有他一人知道,连妻子也没有告诉,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见光必死。

他已不能回头,所以索性摸黑一直走到底,即使未来的路是绝路,是死路,那也要一直走下去!

他会待到深夜再回家,那时路口的红绿灯会变成警示灯,在黑夜里一闪一闪扎着眼睛,提醒着自己那有些迷茫的路。

他已经把自己弄丢了,辨别不清楚方向。

是因为夜色浓重吗?还是因为路灯不够明亮?他不能回答自己。

在三天前,他陪同单总和建委的直接领导宋处长等官员一起视察了文韬的在建项目。

按理说,能够陪同领导视察工程,是自己的荣耀,作为第一解说人,他理直气壮,把满肚子的墨水全部倒了出来,他感到了自豪和荣耀。

可是没曾想,第二天就得到了单总的指示,蓝色港湾的那片别墅里安装方面能干的活儿,例如空调,地暖,除尘等,尽量让裕达公司多干干,单总的理由也很简单,经过两年的考察,这家公司还是很有实力的。

这明摆着内定嘛,怎么可能,大老板是不是疯了?!看来刘裕后背后的高人是有着巨大能量的!

他会是谁呢?

难道是他?!因为他分明看到大老板见了他都是毕恭毕敬的。

李闻猜测着,一时也没有什么头绪。

TMD,刘裕后的胃口可真大啊!明着一套,暗着一套,真是欺负我老李没商量!李闻爆了粗口。

是可忍孰不可忍!

空调厂家正在跟紧了自己不放,对自己也承诺了实质性的东西,这个时候换队伍,那不明摆着打自己的脸吗?

除尘系统的厂家,自己也在网上找了三家,并亲自跟他们接触上,目前也基本达成合作协议。

这两块如果让裕达掺和进来,那自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儿了!那该有多凉飕飕啊!

所以他要寻找机会来扭转眼前这种不利的局面,谁都有弱点,公司也不例外!

去年的一次吃饭,孙道义喝大了,嘴巴没有了把门的,就把宝元和裕达间的劳务合作嚷嚷了出来。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原来,孙道义已经和刘裕后尿到了一个壶里,好啊,那就从这个壶着手吧!

于是,几天后他找了一个比较铁的朋友联系了孙道义,说自己是李闻的朋友,跟孙道义一样也是搞安装的,手头有一份分包合作的活,看看孙道义有没有人能帮忙。

孙道义当然一口答应,给李闻去了一个电话确认了一遍并表示感谢,李闻自然说了都是老朋友不用感谢之类的话。

既然合作了,就要有个合作协议,即使中间有李闻担保着,有份合作协议还是需要的。正好,孙道义手头就有一份与裕达的协议书,照着样子打印两份不就完了。

李闻的朋友很高兴,立即安排秘书打印,自己则和孙道义喝起功夫茶,半小时后文件就做好了,孙道义对比了一下,没有问题,于是二人当场签字盖章。

接下来的合作也顺利,孙道义因此事还常念叨李闻没有忘了老朋友,老东家。

这样,那份协议的复印稿落到了李闻手里。

他如获至宝,有了这个把柄,他要看看刘裕后就范不就范。

可是,面对林若然的好吃好喝好伺候,他在二期的工程中下不了狠心来搞事情。

一忍再忍的他终于在接到单总对蓝色港湾施工安排的那一刻,决定出手了。

活该你刘裕后三番五次得罪我李闻,别怪我心狠手辣不留情面!

于是,李闻自编自导了匿名举报信这出戏。

有句话说得好,有没有枣子,打一杆子就知道了。从林若然接到那份文件的表情看,他明白自己打着了。

“这只活泼可爱的足球可踢给了你们了,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接!”他冷笑道。

第二天上午,林若然把孙道义约到了刘裕后的办公室,二人开诚布公地对孙道义说了举报信的事,孙道义一脸惊愕!他对自己给裕达公司带来的麻烦深感愧疚。

他把这两年来与文韬有关的人和事捋了一遍,矛头自然也指向了李闻,由于没有充足的证据,三人只是怀疑这件事情是李闻所为。

三人达成解决方案后,林若然安排林若兮拿来了三万六千块钱现金作为违约金,并写了一份保证书。刘裕后认为,既然错了那就坦诚面对,有个正确的态度,这样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合作机会,特别是对文韬这种大公司,更应该老老实实做人做事。

做人要本分,做公司也一样。

他明白,如果自己不承认再分包这码事,对手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继续深挖的话,可能会把不必要的事情再挖出来,那就更麻烦了。

有时候,讨个饶认个错,也许被认为是弱者的表现,实际上更是强者更强的法宝。

三人一起吃过午饭后,林若然带上孙道义、违约金和保证书就去了李闻的办公室。

李闻正靠在老板椅上打盹。

当他看清来的两个人是林若然和孙道义,瞬间清醒了。

“他们怎么会在一起呢?!”他心里不免嘀咕了一下。

“李总好,今晚有空吧?怎么样,我做东,我们金海岸聚聚?”林若然敬上一支香烟。

“孙总怎么有空来啦?”李闻并没有接林若然的话,而是接了林若然的烟,林若然顺手点上。

“李老弟啊,不不不,李总啊,我这不是过来给您认错嘛?”孙道义平时叫惯了,连忙改了口。

“扯远了吧,你老哥有什么错?”

最新小说: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