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向往的家园 > 第3章

第3章

送走好友后,文羽风返回校园,独自四处闲逛,晚餐在桂园食堂吃了顿饺子,饭后又去图书馆各楼层参观了一遍。

晚上八点多,文羽风回到梅三509寝室,进门一看,发现室友们都到齐了:有人围在书桌边下象棋,有人坐在下铺聊天说笑,有人躺在上铺看书。

突然,一名室友大声惊呼:“咦!文羽风!怎么是你?”

话音未落,文羽风也惊呼起来:“呀!郑兴华!你也住这?”

原来,文羽风和郑兴华既是同乡,又是同学——

他们都来自湖东省青陵县翠溪乡,一个家在文家村,一个家在溪谷村,两村相距六公里左右,不过俩人小时候并不相识。

前几年,他俩同在翠溪中学上初中,初三同班,后来又一同考进青陵一中,高一再次同班,此后文理分科才不同班。

今年高考,学文科的文羽风和学理科的郑兴华,又同时考上了楚江大学,前者在新闻系,后者在计算机系。

他俩不同院系,为何会分在同一间寝室呢?

原来,楚江大学在寝室管理中,有一项颇为有趣的传统安排:

1933年,楚江大学的学生寝室出现短缺,后勤部门临时把食堂旁边的一间库房改成寝室。

这间临时寝室共有13位男生,都是各院系正规寝室住不下的大一新生,文法理工各专业混杂,机缘巧合之下住在一起。

四年下来,不同专业的室友们日夜相处,相互学习,经常在一起探讨辩论,各种类型的知识、理念和思维逻辑,相互交流碰撞,融会贯通,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深远影响——

毕业后数十年间,这个另类寝室的13位高材生,散布在大陆、台湾、香港和欧美等世界各地,不少人取得了非凡成就。

有人成为科学家,有人成为企业家,有人成为外交家,有人成为作家,有人成为著名工程师,有人成为著名建筑师,有人成为著名律师,有人成为著名教授,有人成为著名记者。

其余几位,也都取得了不俗成就,其表现明显优于同班同学的平均水平。

针对这个偶然结出的硕果,楚江大学校方于1980年决定,每年设置若干个特色寝室,有意安排不同院系的新生混住在一起。

根据历年来的总体统计,效果确实不错。

今年开学后,梅园三舍的五楼,左边八个寝室全是商学院大一男生,右边十个寝室全是计算机学院大一男生。

中间的509寝室,先是安排这两个学院剩下的四名大一男生入住,其余四人,分别来自下面各楼层的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学院,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

因此,梅三509寝室的每名学生,都离自己专业班同学的寝室不远(比如文羽风所在的02级新闻班男生,就聚居在三楼),相互串门很方便,能保持畅通的联系和交流。

各班的一些通知信息,由班干部负责传达给散居在509寝室的本班同学。

这样的住宿安排,既继承了不同院系学生混住的优良传统,又兼顾了同一个专业班同学之间的联系需求。

机缘巧合之下,文羽风和郑兴华竟然成了大学室友!

此时此刻,他俩非常兴奋,凑在一起问这问那,聊个不停。

其他室友很好奇,了解情况后,纷纷感叹:这也太巧了吧!

趁着现在人员齐整,文羽风和大家相互介绍自己的姓名、专业、籍贯和年龄等基本情况,整个寝室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郑兴华大声提议:“建议大家根据年龄大小,写一张排行榜贴在墙上,方便室友之间相互了解,你们觉得怎么样?”

室友们纷纷拍手叫好,很快就写好了排行榜——

老大:陆鸣,影视戏剧文学专业,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老二:郑兴华,计算机专业,来自湖东省青陵县

老三:欧阳宇,天文学专业,来自山西省柳林县

老四:高鑫,金融学专业,来自湖东省楚江市

老五:吴逍遥,哲学专业,来自河北省保定市

老六:文羽风,新闻学专业,来自湖东省青陵县

老七:金灿,金融学专业,来自湖东省楚江市

老八:唐人杰,计算机专业,来自四川省汶川县

郑兴华找出胶水,一边贴排行榜一边笑道:“请大家以后多用排行相称,这样有助于培养兄弟情谊。”

陆鸣幽幽地来了一句:“大家以后叫我老大?似乎有种黑社会的感觉啊?”

唐人杰跟着打趣:“也有点像梁山好汉排座次的感觉。可怜我啊,在家排行老大,在这成了老幺!”

欧阳宇开玩笑称:“排行榜可以写上标题——梅园八骏!”

高鑫乐呵呵地说:“我喜欢这种热闹的感觉!你们家里有兄弟姐妹的人,肯定体会不到我们独生子女的孤单。对了,还有谁和我一样是独生子?请举手。”

陆鸣、欧阳宇、吴逍遥和金灿纷纷举手。

出人意料的是,吴逍遥很快又把手放下了,苦笑着说:

“差点忘了,我爸离婚后找了个大我五岁的后妈,上个月他们刚给我生了个小弟。”

寝室顿时安静下来,大家不知如何接话,气氛有些尴尬。

这时金灿叹了口气,淡然说道:“这没什么,我爸妈也离婚了。他们其实早想离,可又怕影响我学习,一直熬到我高考结束后,才正式办手续。现在社会就是这样,离婚越来越常见。”

然后,大家又是一阵沉默。

文羽风想起一件事,他觉得正好可以转移话题,活跃气氛:

“今天是我们成为室友的第一天,大家来选举寝室长怎么样?以后咱们寝室的卫生值日、收电费、组织集体活动等事情,就由寝室长负责统筹安排。”

室友们回过神来,纷纷点头同意。

文羽风接着问:“有没有人毛遂自荐,主动竞选寝室长?”

大家你瞧我,我看你,无一响应。

眼看没人自荐,文羽风继续问:“那我首先推举老大陆鸣来担任寝室长,大家意见如何?”

陆鸣一听赶紧摇头,腼腆地说:“不行不行!我这人比较内向,以前从未担任过寝室长,根本不合适啊!”

听到此话,文羽风两手一拍:

“我想起来了!郑兴华高中三年都是寝室长,很有经验。他性格成熟稳重,为人热情大方又勤快,当寝室长最合适了!”

此话一出,大家都表示赞同,郑兴华自己也没有拒绝。

寝室长人选确定后,室友们继续就着各种话题聊天说笑,一直持续到深夜十一点半熄灯之后,才逐渐入睡。

文羽风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先是新生军训,进行了大半个月。文羽风从小体质差,天热容易流鼻血,天冷容易感冒。军训对他来说,绝对是场严峻考验。

结果,这次军训让他“原形毕露”:

九月中旬头几天,秋老虎的尾巴非常劲道,连续烈日高温,又比较干燥,文羽风的左右鼻腔相继流血。土办法止血都不管用,最后去市里大医院做微创手术才止住。

到了下旬,连日秋雨绵绵,气温骤降。文羽风又中招了,感冒,发烧,咳嗽,持续一个多星期才痊愈,这时军训也结束了。

度过军训劫难,迎来国庆长假。文羽风好好休整了几天,用良好的身心状态,去迎接全新的大学生活。

大一上学期,新闻系的专业课程不多,学习压力不大,文羽风有充足的时间,去探索神奇又宏伟的大学殿堂。

他从小兴趣广泛,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大学里五花八门的学生社团,种类丰富的通识公选课,让他有了如鱼得水的感觉。

文羽风兴奋之下,一口气报名参加了四个社团:校报记者团,诗社,科幻协会,还有环保协会。

后来他发现,社团报得太多,活动时间经常冲突,难以兼顾。他不得不减少一些社团的时间投入,比如环保协会。

最新小说: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华娱太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