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我跟皇帝做连襟 > 无题

无题

三人又商量了一阵,先确定了军校的地点,先期的几名教官,并且又钟毅设置教学课程,寻找相应专业的教师,编写教学大纲,印刷教材等等,同时由兵部和枢密院负责学员的招录问题。

之后由由殷崇义和王见贞向李煜做了简短的汇报,结果引起了李煜极大的兴趣,当即表示先从内帑里拿出两万两银子作为办军校的先期费用。

有了银子之后就好办事了,钟毅很快开始修缮那座大营,进度也很快,并且准备装上玻璃,这样教室就更加明亮了。

同时钟毅开始招募各科的教师,需要教授地形学、参谋理论基础、作战指挥、基层部队管理、经典战史等科目的教师,这些很多都是需要有经验的军官来充任,而且还需要编写相应的教材。钟毅不得不从兵部和枢密院,甚至是情报局抽调了一些人手,先期进行课程设置,教材的编写,同时进行对教官的面试工作。

大概一个月过去了,军校的建设基本完成,一栋栋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平整宽阔的操场,营房整齐有序,甚至还设计了一个橄榄球场,钟毅打算教他们打橄榄球呢。

另外教官基本也确定下来了,当然有些科目不止不固定教官,随时请不同的将领过来授课,比如像经典战史,钟毅已经安排了最近的教官了,正是刚刚结束淮南战事的林仁肇将军。林仁肇一听说钟毅在搞一个军校,刚回金陵就来找他了,而且很快就答应了钟毅请他授课的请求,将会现身说法为学员们介绍淮南战史,甚至时间充裕还要讲讲当年后周征南唐的一些战争史。

另一边兵部和枢密院联合进行的学员选拔工作也接近了尾声,首先是从淮南战事的立功人员里选拔了一批年轻的基层军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识字的,这点是个麻烦,好在他们都上过战场,经历过生离死别,这一点是他们的宝贵财富,这些人大概选了近六百多人。

还有一部分是有志于从军的平民,不过要求识字,身体康健,然后通过考试,体检,最后录取了大概三百多人。

第三种是将官子弟,这些都是各级将官的子弟,当然要识字,考核要宽松一些,最后录取了近八百多人。南唐其实跟宋代的做法相似,重文轻武,武官地位较低,且不大受信任,将官子弟也没多少好门路,多半也是选择军中谋取进身之阶。这些将官子弟往往都有家学渊源,要么熟读兵书,要么早早就被灌输了各种带兵的经验等等,这是他们的优势。

最后没有招满两千人,大概是一千八百多。

正式开学之时,李煜亲自来了,由他充当校长之职,以后这些军官可都是天子门生了,以免与其他人结成师生之谊,产生各种问题。殷崇义充任教务长,兵部尚书王见贞充任政务长,钟毅不愿任职,就挂了协办的虚职,但是基本还是他说了才算数。

开学第一天就由李煜亲自对学员进行讲话,讲话稿是钟毅写的,简单的大白话,底下可有不少是大字不识的,文绉绉的可听不懂。

一开始便讲述了设立此军校的意义、目的,以及朝廷对军校和学员的重视程度,接着介绍了学校的主要任职官员,简要介绍了课程,最后谈到了这批学院的未来,他们将有一部分优秀学员直接进入新成立的参谋本部,参决未来的最高军事行动,剩下的将会分派到各级军中充任不同级别的参谋人员,建立起各级的参谋制度,为各级军事主官筹划作战计划。

最后李煜给军校授予皇家军校旗帜、校徽等象征荣誉的标志性物品,并对学员们进行了鼓励,鼓励他们勇于为国家贡献力量,好好学习,为富国强兵做出贡献。

最新小说: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