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大明:最穷丞相,朱元璋:求求你贪污吧 > 第26章 还有不在乎银子的人?

第26章 还有不在乎银子的人?

与此同时。

苏州府的某处酒楼里。

当地有名的士绅豪强,围坐在了一起。

其中有一些人,致仕之前,品级比苏州知府还要高,是衮衮诸公的一员。

此刻。

苏州知府全仲和站在他们的面前,手上端着酒杯,一脸的为难道:“这推行新政乃是陛下的旨意!

在朝会上,陛下明确说,谁要阻挠这新政的推行,便拔了谁的皮!

本官虽是四品知府,但在陛下面前,却连说话的资格都没。

这新政的一切都是由靖安侯说了算。诸公今日就算说得再多,再有道理,本官也是无能为力。”

话音落下。

士绅们面面相觑。

一名七八十岁的老者缓缓开口道:“全大人乃是百姓的父母官,也该为百姓多说些话,等到那个靖安侯到了苏州府,还请转述我等的意见。

这新政虽是有许多的好处,但弊端却是更大,想要在苏州府推行,几无可能,即便是用强硬的手段推行下去,也难免会引起人心浮动。

这新政是陛下的意思,靖安侯自然是无法左右。

但是!

这新政既然是试行,咱们试也试过了,行不通,那也没有办法。

全大人您说,可是这个道理?”

全仲和听见这话,叹了口气,心道:要是靖安侯真像你们说得那样好糊弄,本官就不用这么为难了!

他想了想,也懒得再拐弯抹角,直白道:“赵公有所不知,这新政虽是陛下的意思,可十之八九是靖安侯的建议,想要糊弄他,怕是不易。”

那姓赵的老者听见这话,眉头微微皱起,道:“这靖安侯是什么人,一介武勋,怎么会想到要向陛下建议推行新政?”

全仲和没有说话。

这个时候再介绍靖安侯是谁,没有一点意义。

那老者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追问,而是道:“一介武勋罢了,老夫在朝为官的时候见得多了,他们这些人才是最好对付的,只要给足了银子,什么事情都能给你办成。”

说到这,顿了顿,环顾一周,道:“今天这苏州府有名有姓的都在这坐着,随随便便也能凑出个十几万两银子,到时候派个人,交给那个靖安侯,也算是尽了我等的心意,诸位说,可好?”

四周的士绅听见这话,纷纷点头道:“赵公所言甚是,若要凑银子,我等当仁不让!”

全仲和摇了摇头,叹气道:“赵公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那老者看着全仲和,颤颤巍巍道:“在老夫看来,倒是全大人将事情想的复杂了。”

全仲和看向老者,解释道:“赵老你年纪大了,不知道靖安侯是个什么样的人,十几万两银子,在那靖安侯眼里便如同粪土一般,怎么可能因此放弃新政。”

士绅们听见这话,心中都是不屑一顾。

还以为要说什么呢。

感情是嫌银子太少!

这还不简单,再多凑一些就是了!

一名士绅站出来问道:“那以全大人的意思,该凑多少银子呢?”

全仲和看向那人,道:“凑多少银子也没用,这不是银子的事!那靖安侯压根就不在乎银子!”

“不在乎银子?”

士绅们听见这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世上还有不在乎银子的人,我等今日还真是长见识了!”

莫说是侯爵,便是公爵,甚至是陛下!

哪有人不在乎银子的!

别的不说。

就说这苏州府可还开着几家官店,那挣得银子,都是送到了宫里。

陛下天天如何如何,但在这银子的问题上,也没见照规矩办事。

皇帝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侯爵呢?

士绅听苏州知府说的话,只觉得可笑!

最新小说: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兰芳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