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人在盗墓,哪有时间写笔记 > 第六章 壁龛

第六章 壁龛

“秦大哥你懂的可真多。我长这么大,还从没见过把墓碑埋在坟里头的。”

见香兰有兴趣,我也乐得给她多说两句。

要讲究这墓志的由来,估计还得从汉代说起,那时筑坟立碑的风俗大为盛行,尤其是到了东汉那会儿,世家大族、达官显贵崇尚厚葬,而且是愈演愈烈,有人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为先人营造豪华墓阙,用以显示家庭荣耀。

《后汉书·崔寔传》有记载,说崔寔为他老爹大办丧事,不惜变卖田产,耗尽家财,这就是一个考据例证。

直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战乱频繁,加上厚葬之风盛行,使得民不聊生,经济凋敝。

这可不行啊,没经济还谈什么发展?于是曹操就站出来说了,杜绝奢靡,禁止厚葬,而且不准立碑。

再到后面曹丕上位后,也是明令禁止,直接下了一道“薄葬诏”。

此后五六十年间,碑禁甚严,任他士族豪强、达官显贵都不敢再立碑。都只能把墓碑做得很小,埋在墓室之内,墓志就是这么演变而来的。

一般来说,这墓志包括志盖和志石两部分,志盖刻的是墓主人的姓氏、籍贯、身份等,志石则刻墓主人的生平、家庭成员、姻亲关系等等。

以上这些都是专业课的书面知识,此前我也只在书本上见过墓志图片,今天这还是头一遭见到实物。

据我所知,古玩市场上就有一类专好墓志的收藏家,平常人看起来也就黑不溜秋一块破石头,顶多刻了几个字,可在那些人眼里这就好比是绝世珍宝,往往是挣破了脑袋也千金难求。

不过这话我可没敢说出来,要是让包子听见了,指不定说什么都要把这俩石头给扛出去。

言归正传,此时我发现这方黑石,正是一块典型的墓志,志石记载墓主生平,上面覆着一块志盖。

历经千年,这志盖风化很严重,和下面的志石都合在了一起,没有专业工具很难打开。(如果用尖头铁锹强行撬开,就会导致不可复原的损坏)

我清理了下志盖表面的积灰,可以看到上面的字迹多数都已经剥落,为数不多的几个篆体写着,“李公府君”、“居无”,还有“政和二年”等字迹。

看到这儿我就明白了,这墓主姓李,“府君”是当时主家对墓主的一个尊称,“居无”应该是他的名,连起来就叫做李居无。

至于“政和二年”,我推测有可能是墓主的生卒年,大概就是宋徽宗那会儿,北宋晚期。这跟我先前推测的这座墓葬年代不谋而合。

可惜没法打开志盖,不然就可以从志石上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正当我感到惋惜之际,包子那边忽然传来嘭的一声闷响。

我和香兰同时转头看去,只见壁龛口封着的空心砖已经被搬倒了,而包子则是喘着粗气一屁墩倒坐在地上,估计是没收住力道。

“它姥姥的,可算是打开了!”

包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珠,一溜的从地上爬起来,急不可耐就朝着那壁龛扑过去。

我和香兰落后半步,也跟着凑了过去。

两只手电照进狭长的壁龛,里边的情形却是令我们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壁龛里头,竟然蜷缩着一个人!

他侧身蜷卧着,铁青的面目正对着我们,那两只瞪大的眼睛溢出鲜血,整个人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而在他的怀中,还紧紧的抱着一颗佛头陶俑!

最新小说: 末世:让你屯物资,没让你屯女神 死神:从签到开始的最强剑八 人在斗罗,女教皇拿我当初恋替身 妖女入我怀 一人之下:让你炼气,你成仙了? 憎恨我吧,魔女小姐! 风都开始的玩具商人 东京:我的标签不对劲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