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贫道应个劫 > 二十四章 下山

二十四章 下山

最后一个阶段,便是圆满阶段,练成五行符节,与元神合一,不仅能顷刻施展,还能化出各类变化,指石为金,花开顷刻等等。

此时可谓技进呼道矣,所以这个阶段的道术便是神通,封神之中,少有神仙能炼到这个地步,只有闻太师,陆压等寥寥数人。

所谓的神通,其实便是圆满级的道术,练成符印,可以瞬发,而且还要各种变化,最重要的是,到了神通阶段,便再不消耗法力了。

也就是说,神通是瞬发,且不需要法力,就能施展,但很少有人能练成。

经过了解,除了神通不需要消耗法力之外,还有一种手段不须要法力,那便是法器宝物。

这也是为何封神之中,炼气士多以法宝对敌的原因,威力巨大还是其次,主要是不需要苦修钻研,不耽搁炼气延寿,最主要的,便是不用消耗法力。

所以在很多人眼中,封神前古时期的练气士,好似大多本末倒置,不重视自身,全部仰仗法宝,凭着镇洞至宝欺负弱小,如果丢了法宝,神通手段便减弱大半,事实却是如此。

闲话到此为止,话说这一日。

刘樵思量自家道术已经初入门径,勉强炉火纯青,便极静思动,想出山走走。

当即唤来常龙,道:“贫道要出山一趟,也为咱们师徒一脉寻个镇洞法宝…”

“师父道术尚未大成,不如弟子随你一起去吧,路上也好做个照应。”常龙诚恳道。

“不必了,你就留在洞中修行,但要切记,不要惹事生非,要是无聊,便钻研道术武艺,且不可心头痒痒,又出山叼人吃了,否则贫道回来,定不轻绕。”刘樵沉声说道。

想起刘樵曾说的钉头七箭,五鬼拜坛等咒术,常龙不禁打了寒碜,连道:“不敢,不敢…不知师父要出去多久?”

“嗯…少则数日,多则半年…”对于寻找法宝,刘樵只是根据前世记忆,隐隐有些想法,但也没有十足把握。

对于刘樵出去多久,常龙其实无所谓,只是骤然离别,总感觉有些孤单寂寥,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挺不习惯的。

毕竟虽然相处短短一年,却比以往五百年孤独修行来的快乐,以往虽纵横逍遥,肆意自在,想杀人便杀人,但内心总是寂寞孤独的。

至于趁刘樵走后,无人管束,正好出山吃人的想法,他现在还真没有。

一来刘樵有他把柄,那一瓶心头血,以“钉头七箭”威胁,确实把它唬住了。

二来,以前吃人,真不是为了饱腹,而是他以前不耐苦修,整日玩耍自在,吃人只是为了填补法力,延续寿命而已。

如今归于正道,与刘樵苦修一年,也增长了一年法力,感觉比之吃人得来的法力,终究踏实安稳些,倒也炼去了心头三分火气,磨去了几分凶性。

这厢刘樵也不管他想法,交待好事情之后,便收拾包袱行囊,说走就走,临走前嘱咐道:“那些药材,要时常照料浇水,待我回来,该有些成熟了,到时炼成丹丸也好…”

“唉,师父少待,弟子有一物给你…”

常龙忽而想起什么,招呼刘樵稍待,蹬蹬跑进洞中,翻找许久,拿着毛皮袋子,递给刘樵。

见刘樵疑惑,便解释道:“这个是一种空冥兽的毛皮,炼气士常以之作为宝囊,看似只有尺来宽,但其中能装数方沙土,宽阔有数丈方圆。

师父既然出山寻找镇洞之宝,怎么能没有好的盛器,此物正好奉给师父,带出去遇上同道,也不丢脸面…”

刘樵接过袋子,打开看了看,里面还装了些新鲜果子,黄精葛根一类,不由笑道:“你有心了,好了,你自回洞中修行吧,不用送了…”

言罢,在常龙的目送下,朝洞外走去。

此一行,之所以不带常龙,却是怕遇上门中同道。

虽然像刘樵这种,修行玉虚道法,却不拜阐教宗门,只拜祖师,师父的,便叫做“派外别传”,基本属于自成一脉。

因为连刘樵自己都只是个勉强入玉虚门下的隔代弟子,虽入了玉京法籍,但根本算不上十二洞真传,这也算是刘樵敢收妖魔为徒弟护法的底气所在。

就是可以在阐教门中自行另开一脉,其实按道理来说,是可以在不违背玉虚根本的情况下,自行立下门规戒律的。

但到底入道年短,很多事情还是要征求上面同意的,比如收徒这种事。

如果一个不注意,给师门中对头看见,给自己扣个妄自尊大,区区道行,误人子弟的帽子,影响却是不好。

但自己修行以来,一直作法请坛,甚至连烧表文十余篇,比姜尚写的还长,还要浮夸,却始终勾通不了元始天尊,不得半点回应。

所以这常龙便不能正式拜师,门中也不知道此事,也就不算是合的玉虚门徒。

最新小说: 修仙:我的分身是洪荒巨兽 山河志异 斩妖:从书法开始升级 我的投影都是圣灵根 我在仙幻模拟万界 道君:我有一座悟道碑 道长别打了,大道都快磨灭了 长生:从葫芦剑诀开始 我有一卷度人经 异仙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