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霸吴 > 第二十六章: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第二十六章: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余等皆居我中军,随本校尉开赴姚堡。”孙策

“诺!”一旁的蒋干闻言也立即答道。

“今夜必铲平姚氏,以雪我等前日之辱。”孙策拔剑指天气势汹汹,貌似从容不迫。

只是其背于身后,因为初战的紧张和兴奋而微微颤抖的左手暗示出了其内心或许亦不甚不平静。

很快,早已经暗中摸清了柴桑道路的折冲校尉营便乘着夜色悄悄的来到了姚堡近前,马裹蹄(孙策等人的马),人含枚之下,并没有发出一点声息。而且,为了不走漏了风声,与他们同来的还有几个路上偶遇的倒霉蛋,在这场战事没有分出胜负之前,他们注定是无法回到家人身边,只能暂时忍耐了。

东汉末年,战事更迭,群贼逆起,神州大地一片烽火狼烟。

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许多以血脉亲情为核心枢纽的大家族会吸纳部分外来人口组成了一个个关系紧密又相对封闭,半军事的小型社会——坞堡。

这种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坞堡,如今却遍布林立于刘氏天下,许多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名人名士皆出自其内,虎痴许褚就是谯国的地方豪族,据有许堡,孙吴的二代都督鲁肃也同样是东城的大地主,设有鲁煲。

坞堡却非东汉时期特有,它起源于王莽之后,汉光武帝刘秀亦受益于此,发迹于于坞堡之中,这种社会结构能够延续二百年而不衰,自然是有其原因的。

虽然具名为坞堡,其内里却不尽相同,亦有大小之分,小者不过数户百口勉励自保类似孙策寿春那处坞d堡,而大者则聚千拥万,几乎可以匹敌一方诸侯。

姚氏为柴桑豪族,力压柴桑诸氏,其姚氏坞堡更是毫不逊色于柴桑城之固。

高大的堡墙上,数十名堡兵持弓携刀,手握着火把守护者姚堡的平静。

只是此刻,夜已深了,看守门纷纷无精打采,困意丛生,加上姚氏的声势早已深入人心,许久都未有胆大之徒嫌活得久了来冒犯姚堡,自然,渐渐的看守门大多都是敷衍了事,心生堕怠。

不时打着哈切伸着懒腰驱散着睡衣的守卫们对悄然逼近的危险一无所知。

一家独大的姚氏为了震慑其他七氏,时常主动散布自身的武力。加上孙策暗中搜集资料,并且派人装作云游的货郎曾进入过坞堡内粗略探查过一番,对姚氏的底细早已经是知根知底了。

观察了片刻后,见时机已到,孙策果断得命令邓当摔兵偷袭。

姚氏约有户近千,拥众三千余,堡内常驻五百战兵,而且时逢乱世,为图自保,姚堡其余壮丁必然也多少受过一些训练,堡内又不缺兵械加之辎重众多,关键时刻,若是舍得重赏,轻易间可得兵千众,岂是孙策四百未初募之新兵能啃的下来的。

所以自一开始,孙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集中优势兵力,乘乱攻入堡中,烧杀纵火,制造混乱,在姚氏高层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便彻底瘫痪其指挥系统,如此方能在将己方损耗降至最低的情况下一击必胜!

虽然,两军交战没有绝对的胜负,但是今夜孙策却有三大要素傍身,胜率大增,几乎稳操胜券。

在这个科技落后,生产低下的时代,即使是盛世时人也仅能勉强果腹,而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底层民众几乎人人营养不良,而到了夜晚,这种营养不良就会表现为暂时性的失去部分视力,俗称为夜盲症,

而孙策早就从一开始就购买了大量的动物内脏掺杂进伙食改善了折冲校尉营中这一点。

所以敌无我有,此为一!

孙策一开始入主柴桑时,看到姚发如此作态,就心知将来与此人之间必有一战,万不能幸免,而在酒宴上,经过短暂的观察,孙策敏锐的发现了姚发的自大和跋扈,便立即改变策略,宁愿自侮声明,自毁气势,故意示敌以弱,麻痹姚发,此计果然成功,不光暂时缓住了姚发,更令孙策有了充足的准备时间。

是谓攻敌不备,此为二!

“至于这第三点嘛”孙策却抬头看了看因为月阴星稀而漆黑如墨的夜空,不禁失笑。

正如诗云:月黑风高夜,杀人纵火天。

此乃天助我也!此为三!

此三要素集与一体,今夜,姚氏必亡!

最新小说: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