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生桑之梦 > 第十六章 自由时间(上)

第十六章 自由时间(上)

我指向门禁的方向。

“是的,不过现在的话,里面有不少自发组织的书迷正在看书,偶尔会有小声的讨论。您倒不如坐在外面看书来得清净自在呢。”

“这样啊,没关系,我反而喜欢有人相互讨论的环境呢。我是个推理小说作家,不知道和里面的书迷聊得上吗?”

“嘿!真巧了,今天来的都是推理小说迷啊!这可是缘分,那会员卡我给您半价吧。”

看样子这是书院的老板了,手握着更改定价的权力,与此同时,她也让我基本确认了里面就是“推理π”的成员,还是得进去再说。

499元年卡,这还是半价后的价格,令我有些肉痛。什么次卡、月卡、甚至季度卡都没,天晓得我会不会来这里第二次,早知道还不如多等个几十分钟,他们就出来了。本以为三两句套出了想要的信息,我正自诩聪明,没想到老板这一招才是绝妙,让我无法拒绝。

拿着卡刷了门禁,还要走过一段走廊,转了个弯又是一条走廊,不同的是两边有几个小书屋,尽头还有一个大房间,里面不时传来交流的低语,想必就是读书会的人了。

我努力收敛了一下日常社恐的心理,这时候畏畏缩缩进去反而惹人侧目,大摇大摆地进去反而像是刚上完厕所回来的。于是,我大胆地推门而入。

理想还是丰满的,现实还是那么骨干。即便我已经表现得很随心所欲了,所有人眼睛还是齐刷刷地看向我,为首的一个八字胡男人狐疑地打量起我。

“口令。”

口令?地下党啊这是,一个读书会还要口令?

面对这种窘境,我只好如实坦白。

“那什么……我不知道口令,我就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推理小说方面的理解。”

“没有推荐人不能入会的。”八字胡一脸的秉公无私。

“那你推荐我呗……”

他大概被我厚颜无耻的回答惊到了,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凭啥推荐你啊,除非……你给我个理由。”

事到如今,我只好坦白到底了。

“我是林梓棠的学生,也是一名不算优秀的推理小说家,我叫郁修。”

这下,八字胡瞬间收回了严肃的神情,几个大步走到我的面前,握住我的手。

“哟,郁老师,久仰久仰!您应该参加我们一季一次的读书大会啊,怎么今天来了,我们都没啥准备啊,人来的也不多。”

想不到我还是挺受欢迎的嘛,当然,必定是借了林教授的光。

“没事儿,我呢就是想和林教授的书迷们一起交流交流,不拘泥于形式。”

“那你算是来对了,今天我们正在讨论林教授的事儿呢。您应该也为那事儿来的吧。”

“你是说,微博的事情?”

“可不嘛!网上都已经沸沸扬扬了,不过说到底都是些胡乱猜测,只有我们那才是认真分析的。”

“那正好我来听听你们的见解,我也提供一些我所了解的信息。”

“欢迎!欢迎!”

八字胡迎我入座,又俯下身低声耳语道:

“郁老师,听说您不是被当作嫌疑人,给抓了吗?”

“那你看我现在在哪儿吗?”

我有些来气,这人是情商为零还是怎么的?不过,网络上其实并没有关于林教授之死的警方通报,关于我被抓的事情一定也是风言风语,所以我才如此强硬地回怼。

“嗐,看我这嘴!”八字胡啪啪打了自己嘴巴两下,此人已是将见风使舵一词展现得淋漓尽致。

坐定以后,在八字胡的带领下,大家也正式放下书,开始对藏手稿之处的讨论。原来这些会员们群策群力,已经试举了几个地点,这次让我也参考一番提提意见。而看完这些真正读者的智慧,我就只能尽力掩饰自己的羞愧,他们确实称得上对林教授有深刻的研究。

第一个是林教授书中多次提到的四海壶具博物馆,我恍然大悟,的确林教授凡是书中情节有提到博物馆,必是四海壶具,而这一博物馆也在上海确实有之。他喜欢古典文化,其中一个爱好就是喜欢饮茶和收藏茶具,故而和四海壶具博物馆的馆长也是老相识了,的确有打过招呼后将书藏于此处的可能。

第一条的特殊意义是匹配了,第二条人来人往虽然称不上,但也确实有一定人流量,也算相符。至于第三条的半个月一说,则不知如何理解了。或许是与博物馆清点藏品的频次有关?

我将这一猜想告诉了在座的书迷,立刻引来极大反响,他们纷纷查阅起资料来。不一会儿功夫,却得知该博物馆前天刚刚才清点过藏品,并无异常。

那这一猜想只能搁置一边,也不可说完全排除,毕竟半个月这一期限可以是林教授与馆长的约定,譬如若十五日无人发现,馆长便公之于众,也未可知。

再看第二个地点,是大学校园。学生人来人往,周围花坛遍布,若是藏匿其中,确实很难发现。可是花坛应当是不可能的,风吹日晒,定会受损,要避免受损,要么是在室内,要门就要藏在封闭有遮挡的物体内。沿着这个思路,我脑海中浮现出大学的主路,两边除了花坛以外还有……

自行车!

自行车可谓校园的一大景观,每个教学楼前都是密密麻麻地停着一片,但是自行车并没有遮挡,要说封闭空间,那就是电瓶车的后备箱了!虽然大学以自行车为主,还是有着不少的电瓶车,大多以女性为主,男同学似乎不屑于省这些力气,亦或是电瓶车的造型要么小巧要么中庸,满足不了少年们对于酷的追求。

但是电瓶车对林教授有什么特殊意义呢?或许,意义便是大学校园本身吧,电瓶车只是象征着学生们奔赴课堂的自由与朝气。一二条算是满足了,第三条呢?半个月……大概是半个月后才会被打开,可是这怎么能预测呢?

无论怎么解释都显得有些牵强。但是当我把所思所想的过程分享给大家的时候,依然引来不少人的钦佩,钦佩于我的逻辑分析能力,这不禁让我又有些沾沾自喜。

“郁老师不愧是推理小说作家啊,分析得有理有据。”八字胡突然拍起了马屁,但我并没有搭话。

再看第三个地点——大学图书馆。

林教授酷爱看书,除了在家,图书馆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了。尤其是大学图书馆,他数十年如一日,结束了授课后一定要去泡一会儿,如饥渴的老书虫,恰应了那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的写作能力也与以千万字计的阅读量有关。

人来人往自不必说,图书馆里自习的、看书的、赶论文的比比皆是。方方面面看,书藏于图书馆本就如落叶归根,合情合理。但是接下去再细斟酌,还是有硬伤啊。

其一,图书馆人来人往,可难免有人注意到此书,也难免有误损的可能,林教授怎么会说“极少会有被误损或误扔的概率”呢?

其二,半个月一说也是不甚相符。据我所知,上海工业大学图书馆每周都会常规清点,照理说即使没人发现,一周之内就会发现多出一本没有编号的书册。

那么,图书馆就可以排除了吧?

“那么,图书馆就可以排除了吧?”

和我脑中的声音完全一样,一个书迷也同时发问。

“那我们还是着重调查前两个地点吧!”随后八字胡抬手准备擦掉写在白板上的“大学图书馆”几个字。

就在这个时候,我却隐约觉察出一些不安,哪里有问题?还是直觉什么的?

林教授会把书藏在图书馆!

我心中这股声音呼之欲出,可是,哪里不对?这不可能啊!两个条件都不符合,这怎么可能呢?除非……

除非……

除非是在旧书角!旧书角是将被淘汰下架的书籍存放的地方,平时鲜有人问津。此外,它也不在常规清点的范畴里,而旧书角清点的频次似乎是一个月一次,如果林教授是在上一次清点的十五天后把手稿藏进旧书角,那十五天后的再次清点,就是手稿的现身之日!

想到这,我赶紧打断了八字胡,也无暇解释那么多,匆匆冲出了书院。

去图书馆,就是现在,要赶在任何人之前!

这是我的信仰,也是我逻辑推理的一次大获全胜!

最新小说: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