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带着房子穿古代 > 第64章 宋茹劝母

第64章 宋茹劝母

宋老太太这厢想通了,决定让孙女儿随着赵家的桐姐儿一起读书,那边赵桐独自随着不苟言笑的先生读了几天书,终于忍不住了,闹着要去找筠妹妹。

她原本就不是很爱读书,更多是把这个当做和小姐妹常在一起玩儿的手段。如今先生上线了,小姐妹却下线了,再乖的孩子也不能忍了。

赵雁林拗不过女儿,只能应了。

而且他也觉得宋家有点古怪,五岁的女孩突然就要去外祖家,之前说好的一起读书,宋念先是含含糊糊地推拒,等着他答应了,却又迟迟不叫女儿回黎阳县。

这本是件好事,而且孩子也愿意,赵雁林的确不知道宋家的态度为何这么暧昧,还想着是不是他们对一个寡妇做先生有些不喜,干脆就带着妻子和儿女,一同去宋家看看。

宋茹嫁到赵家后,日子是很清闲的。

大嫂待她嫁过去后就急着回了府城,不放心丈夫和女儿独自在家待着。

就一个婆婆,常在小佛堂念经,从佛堂出来后,才会问问儿孙们的吃穿住行,也不问得太详细,反而更愿意用家乡话对着宋茹絮絮地讲些旧事。

继子继女,是很省心的,他们的娘都去得早,赵雁林后宅也没什么姨娘之类的,两个孩子基本是一半由伯母抚养、一半由祖母抚养,身边并没什么心大的奶娘或丫鬟,没人挑事,他们也不介意有继母这事儿,都很轻易地接受了。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证明,宋茹嫁人后也很清闲,清闲到每天都有很长的时间用来想家。

原本以为侄女儿会每日来赵家,没想到这事却没了下文,家里只说她去沈家了。赵家就以为是沈氏父母身体不太好,让女儿去替她承欢膝下。

赵家人可能不了解,宋茹是知道的,沈家伯父伯母身子骨一向硬朗得很,怎么可能突然叫外孙女独自前去呢?

宋茹心里疑惑,却没对赵雁林说什么,虽是夫妻,但没孩子的时候,两个人是很难一条心的,哪怕有孩子,前面还有元配所出的两个孩子,宋茹也没傻到觉得能和丈夫无所不谈。

她只把疑惑放在心里,想着抽空找个借口回去一趟,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却没想到,这借口根本不必找,赵家父女二人先沉不住气了,主动提出要去宋家做客。

这不是巧了么,宋茹客气客气地问了婆母是否要同去。

赵老太太想着,让一家四口去宋家聚聚便是,她一个糟老太太,就不掺和人家小夫妻的事儿了,很干脆地拒绝了。

宋茹这才随着丈夫,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赵雁林一家来得巧,宋筠的信已经寄回来了,田家和沈家的婚事也初定了,就等着沈家抽空回来一趟,两家人见见面,也让孩子们见见面。

作为双方的姻亲,宋家对此乐见其成,连带着前些日子的忧愁气氛都消散一空。宋茹见娘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心下一松,看来的确没出什么事,只是侄女儿为何突然去府城,她还得问问自家亲娘。

宋念见赵雁林带着孩子来了,猜到他为的是什么事儿,不禁有些尴尬,转念一想,自家已经达成一致了,就等宋筠回来了,就也坦荡了很多。

宋念把赵雁林带去了书房,让沈氏招待两个孩子,宋老太太则是拉着一个月左右没见的女儿说母女俩的私房话去了。

宋老太太看女儿气色不错,继子继女也挺乖巧听话,又详细问了女儿和丈夫、婆母的相处,这才有空打听女儿女婿为何突然过来。

宋茹一脸无奈:

最新小说: 华娱太子爷!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