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煌明 > 第101章 边军

第101章 边军

可李辅明上任不久,就遇到松山突围战,他见王朴、吴三桂等几个总兵跑路,也跟着跑。

这些宣府兵死里逃生后,与李总兵走散了,也没去找他,逃至塔山一带被刘肇基收拢,一直呆在塔山。

宣府兵士气低落,各营缺额严重,不成建制,半年来如同农民自给自足,有的人干脆逃回宣府,不幸被王九天斩杀。

除了宣府兵,这两千边军,还有大同兵,蓟州兵,玉田兵......

松山之战,明军主力损失过半,加上一路奔逃,大多部队建制损毁。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长官在哪里,是生是死,因此随便找个地方窝起来。

至于回去?千里迢迢回去做什么?又没田地,大多人老婆都没有,好不容易跑回去,说不定还被朝廷当成逃兵给斩了!

边军逃出辽东后,最好的出路是挑座山,占山为王替天行道,或是加入流贼,靠抢生存下去!

看着这些曾经的大明精锐,徐煌喝道:“从现在起,你们入我宣武营,归本官节制,还是我大明的正规军!”

然而这些边军似乎对徐煌和宣武营,不怎么感兴趣,各人脸上仍挂着忧愁。

徐煌大为头疼,决定好好消化这部人马,让他们重振雄风.......

“吴大有,王锦煊,你们去统计所有人的名字,籍贯,家属,以及所属卫所,尽快交给我!”

“是!”二人齐声应答。

特别是王锦煊,通过身后宣武营看出了徐煌的不凡,当下很配合,希望能在新领导手下谋个好差事。

为了给众人留下好印象,活着有动力,徐煌又玩起了收买人心的手段。

他命崔武从运往松山的粮草物资中,取出部分粮食和肉食,埋锅造饭,让众人吃饱喝足。

......

军营内喧声冲天,边军们个个狼吞虎咽,如饿死鬼投胎。

里面一个小个子兵丁引起了徐煌的关注,这个兵拖着一杆火绳枪,个头居然和火绳枪一般高!(大概一米四三左右)

徐煌将他招来,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将军,小的叫赵小阳!”

赵小阳瘦的跟猴一样,刚刚连刨了三碗饭,现在是第四碗,这碗吃的还算细致。

“哪里人?”

“宣府保安州人。”

赵小阳刚满十二岁,父亲是宣府军户,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时,随宣大总督卢象升入援京师,与清军遭遇战中,被鞑子杀了。

按照规定,军户户下须以一丁赴卫当兵,户下若无丁壮,须佥幼儿为“幼丁”,以备成丁后勾补当差。

赵小阳的父亲战死后,他才九岁,且没有兄弟,家里只有三口人,姐姐,老娘和他自己。

尚未成年的赵小阳只能顶替父亲军户,充当幼丁。

松锦大战爆发后,大明九边精锐尽入辽东,驰援锦州,赵小阳随正军到营,佐助正军,又随宣府总兵杨国柱入辽作战。

就这样,赵小阳拖着一杆和他个子差不多高的火绳枪,莫名其妙成了一名边军士卒。

放在二十一世纪,十二岁的孩子,还在游乐场嬉戏呢,上下学都要父母接送。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乱年代,别说是十二岁,就是八九岁的孩子,也可能被送上战场,接受炮火洗礼!

徐煌和这孩子聊了很多,甚至给他讲起了故事说笑。

忽然,赵小阳放下碗筷说道:“将军,您看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把他的名字从生死簿上划掉,他就长生不老了。”

徐煌静静听着,却听他叫道:“若小的将来不给孩子起名字,那我儿是不是也能长生不老了?”

徐煌沉默了,竟无言以对。

片刻后,赵小阳惊喜又道:“若是更进一步,小的去兵部消了军籍户籍,那是不是也有机会长生不老?”

徐煌没办法训斥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只得耐心说道:“你怎么不改姓阎,取名王呢?阎王是不会划掉自己的名字的。”

赵小阳愕然,似乎在思考事情的可行性。

最新小说: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