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侯爷的旺夫娘子 > 第14章 赶集

第14章 赶集

下地干一天,晚上回来洗洗躺床上就睡过去。一连十来天都是如此。

眼看着一天比一天热,殷清瑶每天在院子里锻炼,伤口好的差不多的时候,她感觉身体也好多了。

家里的黑面早就吃完了,豆子都种到地里了,还得下山买高粱种子,买大米,买面。两口子歇了一天,准备去镇上。

殷清瑶眼睛一亮,终于等到出去的机会了!

以往去镇上买东西,都是殷巧手跟殷老五两个人快去快回。现在分家了,他们早就列好单子,要买的东西比较多,本来就要耽误大半天,殷清瑶想去,他们一家三口干脆就不着急,好好逛逛。

第二天一早,李柔娘跟殷清瑶收拾好,开开心心的跟着殷老五往镇上去。殷老五推着一个独轮车,为了照顾殷清瑶,他们走的不快。

“今天是咱们李庄乡的集,到时候人多,柔娘你们娘俩跟紧我,听说镇上有人家丢小孩子,咱们小心点。”

殷老五细心地交代着两人,从古至今,哪儿都有拐卖小孩儿的人贩子,这些人可恨,就算是科技发达的现代,谁家小孩儿丢了,也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回来了。

更不用说科技落后的古代,小孩子一旦丢了,就可以当做死了,因为在也找不回来了。

殷清瑶没怎么放在心上,可能她还不太适应自己小孩子的身份。

板蚕村在山沟沟里,只有一条路通到镇上,路上遇到的人大部分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今天镇上大集,有去赶集买东西的,就有赶集去卖东西的。

卖豆腐的宋大郎推着一车豆腐走在他们前面,身边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少年穿着青灰色的长衫,头戴黑色方巾,腰侧背着一个黑色的书袋,里面鼓囊囊的,一看装的就是书本。

“宋大哥!”

殷老五喊了一声,宋大郎跟他身边的少年都停下来回头看他们。

“是五郎啊,你们赶集去?清瑶没事儿了吧?”

“我们赶集去。”殷老五把殷清瑶往前面推推,“清瑶,快喊人。”

殷清瑶落落大方的喊了一声:“宋大伯,宋大哥。”

少年正是宋大郎的独子宋青云,在镇上私塾读书。少年对着他们一家人拱了拱手,殷老五也读过书,见他有模有样的,便赞道:“青云这孩子书读得不错,宋大哥有福气。”

宋大郎“咳”一声,脸上一脸得意,嘴上却谦虚道:“哪里哪里,他还差得远呢,不比你们家乐安,你们家乐安读书好。”

“乐安毕竟比青云多读几年不是!宋大哥,今儿个大集,你可有点晚了!”

殷老五跟他走在前面,李柔娘跟殷清瑶走在后面,宋青云走在最后面。

“这不是青云回来了,昨晚豆子磨得晚了点,我寻思着今天跟他一起走。他去学堂,我好去赶集,正好等他放学了再接他一起回来。”

“不在学堂里住了?”

宋大郎叹了口气,说道:“束脩每年都涨,我这一年到头卖豆腐能赚几个钱?过两年又该说媳妇了,趁现在赶紧攒点钱。”

两个人在前面说着话,宋青云在后面听的脸红,他想说自己其实还小,不着急说亲,但是他爹就拿着这个作为借口交代他,让他不要跟别人说他是因为没钱住宿。

殷清瑶回头看了他一眼,看得他脸更红了。

走到镇上,两家人分头行动,宋大郎找了个摊位摆摊,殷老五带着妻女在街上逛着,按照单子上列出来的东西,一点一点买。

他们先到粮食店买了一百斤大米,花了两钱银子,这个是大头,花了五十文钱买了高粱种子,芝麻也买了点。

殷清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先买这么重的东西,推着不嫌沉吗?但看他们两个的样子,正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买点什么菜种,她把自己的吐槽咽下去,算了,开心就好。

往菜市上转了一圈,李柔娘买了小葱苗,买了香菜种子,买了点莴笋种子,又买了几株黄瓜苗,还买了蚕豆种子。

他们分家就分了一口小铁锅,这几天一直是将就着烙点饼,熬汤跟炒菜不能同时进行,作为家庭主妇的李柔娘强烈要求必须添一口炒菜锅。于是他们就往铁匠铺去,挑来挑去选了一口锅,这个时候铁器比较贵,一口铁锅就花了五十六文钱。

殷老五下地的农具不称手,他们又买了一个?头,逛了一圈之后,独轮车上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物件儿。都是家里必须要买的,逛一圈下来,太阳已经升到正中间了。

三个人躲在墙角的阴凉处,用手扇着风,每个人都是一身臭汗。

殷清瑶到处看,镇子很小,集市上买的东西不过就是些自己家种的菜,或者是上山打的猎物,都很稀松平常。

逛街的人有像他们这样的农户,也有镇上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在摊位上挑挑拣拣,买些粮油肉菜,暂时没发现什么商机。

刚才去粮店看了,确定了这个时候没有玉米和花生,在菜市场也没发现土豆、辣椒一类的,就连南瓜也没有。倒是出现了一种她没想到的蔬菜,那就是她很讨厌吃的胡萝卜,一个小摊上的婆婆摆了一小摊胡萝卜种子。

逛了半天,三人都是又饿又渴,街上有卖杏的,金黄的杏看起来很诱人。李柔娘舔舔嘴角,殷老五见了,从怀里拿出三个大钱递给她,让她去买点。

“算了,咱们家后山就有野生的杏,回去检点就行,咱们吃点别的。”

东西太多,天又很热,他们不想挪地方,殷老五便提议道:“那边街角有卖包子的,素包子一文钱两个,肉包子一文钱一个,我去买点包子,再讨点水来。”

殷清瑶跟李柔娘都没意见,殷老五交代她们看好东西别乱跑之后,接过李柔娘手里的三个大钱就朝着包子铺过去了。

殷清瑶目光跟着他看向街角被五六个人围起来的包子铺,从他们蹲到这里到现在,包子铺门前就没断过人,生意挺好。

往两边看去,镇上做生意的人很少,一共就这一条街,街上一家杂货铺,一家大酒楼,三两家小饭馆,街上零星有出来摆摊卖馄饨、卖面条的,有两家卖烧饼的,还有一家炸麻花的。

别的就是布庄和药铺,药铺在街上不怎么显眼的地方开着,里面人很少。这个时候的人穷,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自己上山拽点药草熬点喝水,除非是大病才会进药店。

布庄的生意很好,他们就在布庄门口,从外面往里面看,布庄地方很大,一进门就能看见各色的布料在柜台上摆着,掌柜的站在柜子后面笑容满面的招呼着客人。

再往里看,布庄里卖的还有寿衣和胭脂水粉。

守着这个布庄,旁边一个银匠开了个小店面,卖一些首饰。

殷清瑶进去看看,坐在柜台后面打瞌睡的银匠看都不带看她一眼,从她的穿着打扮,一眼就知道她买不起。

几样粗糙的首饰摆在柜台后面,都是簪子,粗细都有,不过花样很少。

她眼睛一亮,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银饰,她可以做一些绢花拿出来卖!

最新小说: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兰芳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