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深山中的修道者 > 第十章 渔樵问答 道心初立(上)

第十章 渔樵问答 道心初立(上)

江小白笑了笑,他也确实用不上手机,独居在大山,没什么亲戚朋友,只有一个老道让他挂念,但人家有那两只鹤作传信使,逼格可比手机高多了。

“也是!不过小哥你这么年轻,难道就愿意一直待在这大山里不出去闯闯世面?外面的城市真是太阔气了,我去年送我娃上大学,终于算是见识了城市的世面,那小汽车比人都多,大马路比这翡翠河都窄不了多少....”

陈强这中年汉子,像个小孩子似得像是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给江小白讲着自己在大城市里的见闻。

而这番话,其实已经是江小白听过的第三次了,许多长一辈的山里人几乎都没怎么出过大山,顶多是去临近的县镇。只是最近几年省里在搞旅游建设,山水资源好的山村得到了福利,桃花里正是如此,年轻一辈不再像老一辈一样捕鱼打猎为生,都出去打工或者上得起大学了。

不过年轻人不爱跟长一辈人交流,陈叔去年送自家儿子去了大学,逢人就把大城市的所见所闻当稀奇东西说给村里的长辈人听,说不厌。

江小白心里虽苦笑,但自然不会打断人家说话的兴致,只是心神出了些涟漪。

他想到了昨日老道讲给他听的话,灵气现世,大世将出,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以前,他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昨晚,他在崖边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什么所以然。

心中未免有些惆怅,江小白二十一年间第一次有了迷茫!

就这样,一路上陈强如话痨一样讲,江小白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下了山,来到了翡翠河。

陈家的船是一条机帆船,两丈长,米许宽,中间还有顶棚,算是村子里的“富户”了。

船上,陈家一家老小四口人都在,陈老,陈老儿媳妇孙婶,孙子陈渊,再加上陈强,一家人去集市赶年前的热闹。

江小白上船,陈家一家都热情地搭话,只有陈家读大学的儿子陈渊在支吾了两声后,低声喊了句“小叔”。

也难怪人家不情愿,陈渊比江小白还大一个月,还是大学生,但却只能规规矩矩叫江小白一声“小叔”。

这是一家之主陈老硬性规定的,连四十多岁的陈强都要喊江小白一声“小哥”,陈渊自然要低一辈。

正是因为在村中颇有威望的陈老,让儿子孙子如此称呼江小白,桃花里的村民,不管老少年幼称呼他都会习惯喊一声“江小哥”“江小叔”。

说到底,陈家一家人对江小白如此客气,起因是陈老曾受江小白的爷爷指点学习过一些医术,知道老爷子是世外高人,对其很是恭敬。后来老爷子去世,江小白继承老爷子的秉性与医术,让陈老也要恭敬地喊上一声“小先生”。

人家以礼待之,必以礼待人,江小白也不会让人失了面子,人家喊人家的,自己喊自己的,所以两家人相处很是自然。

他上船后一一打了招呼,便坐在船棚里与陈家人闲聊,小丫头很招陈家人喜欢,陈家人总拿她逗趣。

机动船在河上开的挺快,不过半个多小时,离镇上也就几里水路了。

这时,船速缓了下来,往河边停靠。

河边是一个叫石桥村的村落,有两个人在岸上喊话,要搭便船。

山里人都实诚,能给人方便就行个方便,掌舵的强叔见有人喊话,就把船靠往岸边。

江小白见此,闲来无事就出了船篷,站在船尾,看了看四周风景。

岸水边,他见一老人坐在一小舟上垂钓。

又听见一声沙哑粗犷的山歌从隔岸传来!

隔着七八米河道的对岸,一个拿着樵刀的老人,背着个竹编篓子,哼着沙哑粗犷的山歌正往山上走。

最新小说: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