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权御群雄 > 第22章 意外收获

第22章 意外收获

虽然银冶洞在南中已算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但终归不是最顶尖的势力。南中诸蛮本来就处于一个你争我夺的历史时期,没有人盯着这块肥肉是不可能的。

本来银冶洞因为铸造之术与东南的乌戈国、夜郎国,西边的秃龙洞都相处得很好,大家各自发展相安无事。

但是近些年来,秃龙洞新任洞主朵思上任,开始对周边各大小蛮族用兵,打破了这个平衡。

朵思是南中蛮族中少有的智者,他联合八纳洞主木鹿大王,先后吞并了建宁东部、益州南部以及牂柯西部大小数十洞。号称拥兵十万。

朵思擅长权谋,交好牂柯豪族朱褒,诓骗银冶洞为其打造牌刀万副。而后朵思不顾道义,领兵数万攻入牂柯。牂柯郡蛮夷之首乌戈国兴兵两万敌之,才阻止了秃龙洞的继续扩张。

所以朵思视乌戈国的藤甲军为眼中钉,威逼银冶洞为其打造破阵利器。

银冶洞现在是左右为难。一面是交好多年的乌戈国,一边是威逼利诱的秃龙洞。好在本身的铸造优势让银冶一族在银冶山脉中的防御力还是很强的,才使得秃龙洞不敢妄动。以免鸡飞蛋打。

此次杨锋出山参加带来洞招亲大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盟友,以抗日益强盛的秃龙洞、八纳洞。

加上之前刘瑁派督邮孟琰走访过各族,杨锋的父亲有意让杨锋出来结交一下刘瑁。

这些消息,对刘瑁来说可谓是意外的收获。

就怕南中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有矛盾有冲突才好,才能彰显他的手段。

刘瑁给杨锋出了个主意:说服他爹银冶洞洞主,将族人迁岀大山,筑城而居。并宣告归顺刘瑁治下。

这样一来对银冶洞族人和杨氏一族都有莫大的好处。

首先,归于汉治的银冶洞将不再是南中的一个蛮夷部族,而是大汉治下的一城之守。杨氏也就从流落山野的蛮人变成了益州郡新兴的豪族。最少也跟带来洞主董随拥有一样的地位。

其次,如果银冶一族再受到攻击,那么攻击方便等同与大汉为敌。那就是造反!刘瑁明确表示按大汉制,聚众造反者,诸其九族。大汉军队绝对不允许有人在境内破坏民生。那么,刘瑁将出兵平叛。

再次,刘瑁可将新城筑起后的银冶一族聘为官方考工,专为官家铸造兵器铠甲以及农具。可表杨氏族长为考工令,属于官方编制。即宣告杨氏一族再次搭上中原政治的车。

最后就是针对杨锋个人,刘瑁说只要他愿意,刘瑁可征他入伍,成为正式的大汉军人。至于将来成就如何就要看他能立下多少军功了。

刘瑁抛出的橄榄枝太有诱惑力了,不管是对杨锋个人还是杨氏一族,还是银冶二十一洞的族民。

杨锋被刘瑁的智慧与格局深深折服,约定在刘瑁迎娶祝融的大婚之日前来贺喜,并带来族中的回复。

刘瑁怕杨锋自己回去难有说服力,特意让李恢陪回其返回,并传达他的意思。

分化收复,不动刀兵才是上上之策。

而兀突骨则辞别刘瑁、甘宁返回乌戈国领兵。节日过后,还不知朵思会玩出些什么花样。

刘瑁也没有抱着媳妇儿安享婚前这段安乐的时光。而是拉着杨洪开组织正处于闲时的民众修路,先扩修滇池到楪榆之间这条路。

倒不是为了迎娶祝融时方便,而是以实际行动告董随,刘某人做出的决定绝不是随便说说。既然提出来了,就一定会做。

刘瑁同时下令甘宁、张任、爨习等益州郡治下的县令组织军民,以滇池为中心,扩修官道。

以加强各县城之间的联系与通商。

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深得各地豪族拥护,许多大家族送来钱粮以示支持。毕竟通商致富,首先获益的还是这些手中有资源的豪族。

经过几个月的管理与了解,刘瑁发现整个南中地区的土地兼并现象还不是那么严重。

这一发现让刘瑁兴喜若狂。

土地兼并的后果就是士家豪族拥有大量的粮食和钱财,进而掌握着民生所需的物质的定价权以及主导权。

说白了就是很容易屯居奇货,哄抬物价。进而使得老百姓入不敷出,而不得不卖田卖地。最后田地粮食钱财都被士家豪族卷到口袋里了。

或许是因为南中多蛮夷,本来自己就种不出多少东西来,实在没得吃了就组织族人对城中的豪族富户进行抢劫。这让南中的士家豪族也不敢太张狂。

除非象雍家这样的巨无霸。

但这对刘瑁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登记造册,禁止土地卖买。然后想办法提高生产力,增加南中种田的百姓的粮食收入。从而让百姓生活富足起来,那么他便能够从中收取足额的税收。

最新小说: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