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贞观年少 > 第三十章 赏赐

第三十章 赏赐

“不错。”杜如晦点点头,笑道:“不知淮安王经不经得起呀?”

“今日老夫便经不起了,老夫倒要看看你如何从毒盐中制出可食之盐,老夫与你赌了。”

有了一个淮安王,杜如晦也不怕再多几个,那几个骂自己骂的最厉害的不能放过。

“王大夫,薛将军······”

一连串的人被杜如晦叫了出来,被叫的人也实在,各自报出了自己的数目,数目不多,也不敢太多,不过加起来还是有那么个四五千贯。

杜如晦很满意。

李世民也很满意,钱都是小事,四五千贯还不值得李世民记挂心上,关键是制盐的法子,让李世民很满意。

杜如晦准备充分,所有东西都有准备,别说卤盐矿,就连小锅都装在袋子里提进了宫。

君臣众人随意找了处地方,杜如晦便用带来的工具将盐给制了出来,法子很简单,普通人见过两三次之后都会。

这说明大唐以后不会缺盐,至少军中不会缺盐,只要有毒盐矿,随时都可以制盐,李世民又怎会不满意呢。

“如何能保证此盐可食?”看着白色的盐块,李神通心中已经认输了,嘴上却依旧不肯认输,只是语气不再像两仪殿中那般强硬,甚至略带欢喜。

盐啊,对大唐太过重要了。

杜如晦也不说话,直接从锅里掰了块盐放到嘴里。

“不可······”

李世民与朝臣的话没有说完,已经看着杜如晦咽下去了,还说了句,真咸。

“去给克明端些茶水来。”李世民大笑着吩咐身后伺候的内侍。

等到杜如晦喝过水,君臣再次返回两仪殿,李世民很是大气的赏赐了杜如晦两百匹绢帛,毕竟杜如晦说制盐的法子是出自自己之手,但李世民却知道不是,论功行赏赏赐正主方是正理。

不少人觉得李世民小气,就像房玄龄,他便觉得李世民很小气,必须为自己好友说上两句公道话,两百匹绢帛抵消制盐之功,不合理。

刚想开口,就听杜如晦行礼道:“臣谢过陛下赏赐,如今有制盐之法,陛下是否让诸位商议商议此法用途?”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一眼杜如晦,明白杜如晦是故意的,故意不说避而不谈献上制盐之法的正主。

明白了,李世民便有些疑惑,疑惑杜如晦为何避而不谈。

不过杜如晦既然提到了制盐之法的用途,他只好将心中的疑惑暂时压下,与朝臣商议。

这一商议便到了傍晚,众臣皆行礼回府,杜如晦却没打算离去,而且李世民也没打算让杜如晦与好奇心盛的朝臣离去。

李世民带着杜如晦从两仪殿走到甘露殿,坐下后也不说话,只是看着杜如晦,看得人心里发毛。

但是杜如晦毕竟跟随李世民多年,言语依旧平静,“陛下,制盐之法确实出自独孤二郎之手。”

李世民哈哈大笑:“克明,你这可算是抢了好友功劳,独孤武真是你好友?”

杜如晦点点头,笑道:“确实好友,臣亦未曾抢二郎制盐之功,二郎不受官不受爵,只要五百贯的赏赐,说起来臣还替他多挣了些。”

“不受官不受爵?!”李世民音调陡然拔高,疑惑道:“为何?”

杜如晦想了想,叹道:“二郎言道,献上制盐之法乃是人之本分,制盐之法只是微末之功,二郎年方十五,德不高望不重,陛下赏赐受之有愧,只要些钱财改善家中日子。”

李世民一眨不眨的盯着杜如晦,问道:“真是如此?”

杜如晦叹了口气,一副果然瞒不了陛下的样子,叹道:“确实如此,不过主要原因是二郎说做官太累,不想做官。”

“这就是你不谈及独孤武之因?”

杜如晦摇摇头,叹道:“二郎是有本事的人,陛下未曾与之交谈或许不知,但臣在二郎身上学到很多,但他如今不过年方十五,制盐之功想必陛下亦会重赏。”

李世民点点头:“此制盐密法之功不弱于一人灭一城之功,尤甚。”

“陛下,木秀于林啊,制盐之功若放在朝堂之上提出,您可曾想过有多少臣子不服。”杜如晦长叹了口气,对于朝臣争论功劳之事,他很无奈。

“陛下,十五岁的少年终归太过年轻,二郎自己也明白承受不起这份赏赐,五百贯的钱财赏赐对于二郎来说便最好,陛下如今重赏不妥,何不妨等等?”

“赏赐五百贯?”李世民皱了皱眉,还是觉得有些低了。

“五百贯合适,臣今日也正好收到了赏赐钱。国库空虚,宫里缺钱,剩余钱财,臣派人送到宫中。”

这话作为臣子不会提,也不敢提,堂堂皇帝还能要你的钱财,你把皇帝当成什么人了?

但是,杜如晦提了,而且是一副不管你要不要我都送进皇宫的语气,不是因为其他,只是因为他是杜如晦,行事不拘小节,只看事情结果好坏。

最新小说: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兰芳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