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网站首页 > 代残明 > 第0014章 真实的历史

第0014章 真实的历史

既然要吃要喝,那只有走老路子,继续抢掠,一地吃光抢光,那只有移军他走,抢掠下一地,这是一个死循环,直到无处可抢。

那大顺将军也不看吕汉强,就自顾自的拨弄炭火,自怨自艾的道:“也是老天推着闯王爷走,京畿名义上有禁卫三十万,但是,年初一场瘟疫,就要了二十多万士卒的性命,京畿守卫形同虚设,也就轻取了北京。”

吕汉强愕然,还有这事?历史书上怎么没写?

感觉到吕汉强的惊讶,刚刚掩埋了世子的小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坐到了他的身边,因为帮助掩埋哥哥,小妹对这个大顺的将军好感顿生,女孩子的性子是善变的,也是单纯善良的,他们最愿意将一切事情都往好的方向想,现在,她已经原谅了这个将军,于是就帮着小声解释道:“这位将军说的是,事情的确是如此。”

看看扭头迷惑的吕汉强,小妹便将当年变故娓娓道来。

甲申年,按照中国传统的纪年方式,是明崇祯十七年,也可以说是清崇德八年或者是顺治元年,甚至可以说是李自成大顺国永昌元年,大西元年,宏光元年,总而言之,那是非常混乱的一年。

李闯虽然一路过关斩将,也不过真正占了山西,连自己的老巢陕西都被彻底糜烂而放弃了,更别说一路过来的河南,河北。明朝重京畿而轻外省,历来在北京集结重兵。三大营号称47万,虽然虚额很多,但半数应该有的。战斗力固然不强,可是满清多次兵临城下,京营也算得上久经战阵。北京的城防甚为坚固,自土木堡之变后,蒙古俺答入寇,多次外敌兵临城下都无法攻破。

崇祯年间满清也多次打到北京,京营野战也许不济,守城起码能坚持数月,此外还有红衣大炮的帮助。闯军攻坚能力很差,一个宁武关就损失上万精锐,为什么攻北京如探囊取物?

百万流寇兵临城下,大明帝都已经风雨飘摇,崇祯迟迟不南迁和命太子南下,崇祯不至于昏庸到这种程度。可以说是因为,崇祯在闯军逼近时是不相信城陷的,而且文武也有这个信心,否则早就四散逃亡了。所有的人都乐观的认为,这次流寇围城,只要京师坚持住,山东河北蓟辽等地勤王大军进击,吴三桂不日即到,崇祯不需要长期守城,只要能坚持个把月就会转危为安。

大明的军队面对满清八旗没有战斗力,但面对农民军,面对流寇,还是有着一定的心理优势的,总是能主动出击。

当初李自成正如这位将军所言,在兵临城下之际,派出在山西俘虏的监军太监杜勋为使与崇祯议和,开出的条件是:“议割西北一带分因而王,并犒劳军银,退守河南”,“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制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眼看就要进城了,竟然开出这么优惠的条件,而崇祯在社稷颠覆的时刻居然不应允。其实李自成已经占据了陕西河南,割不割都一样。而且他也已经自立为王了,现在就是掏出五十万银子的事,还可以借助他去剿灭张献忠等寇,甚至抵抗满清。即便将来尾大不掉,也比城破国亡强一万倍。假设崇祯接受这个城下之盟,李自成就会解围而去,丢掉到手的胜利。

之所以崇祯坚决拒绝,正如那位将军所言,早在李自成率大顺军东进,其目的不是要夺取天下,而是掠夺。东征路上他几次想后撤或者转向,尤其是宁武关损兵折将以后。如果不是大同守军来降,也许就返回或者改道下江淮。甚至到了北京城下,大顺的君臣依旧没有想到有可能轻易破城而入。

但是,就在不久以前,一场大灾难却降临到了北京城。——鼠疫爆发。

最新小说: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来当太子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我们刚穿越,你在罗马称帝 兰芳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皇帝群吹逼的我,成了课本神秘人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